此种即昌阳,棱棱九节长。
薜萝不敢碧,窗户自生香。
病眼看能醒,闲心觉渐凉。
余非学仙者,莫问引年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其内容为:

种菖蒲

此种即昌阳,棱棱九节长。

薜萝不敢碧,窗户自生香。

病眼看能醒,闲心觉渐凉。

余非学仙者,莫问引年方。

注释:

  1. 种菖蒲:种植菖蒲。
  2. 此:这里指的是菖蒲。
  3. 昌阳:菖蒲的一种,也称昌蒲,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有九个棱角。
  4. 薜萝:指覆盖在菖蒲上的藤蔓和叶子。
  5. 窗户自生香:菖蒲的香气会从窗户飘出,让人感到舒适。
  6. 病眼看能醒:菖蒲的气味可以治疗眼睛的疾病。
  7. 闲心觉渐凉:菖蒲的气味可以让人心静神清,感到凉爽。
  8. 余非学仙者:作者自称不是学习仙道的人。
  9. 莫问引年方:不要询问如何延长寿命的方法。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菖蒲的生长特性和香气特点,表达了诗人对菖蒲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诗的第一句“此种即昌阳,棱棱九节长。”描述了菖蒲的特性。菖蒲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外形独特,有九个棱角,给人一种坚韧的感觉。这种描述既展现了菖蒲的外在形态,也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

第二句“薜萝不敢碧,窗户自生香。”则是对菖蒲香气的描述。菖蒲的香气浓郁,它可以从窗户飘出,让人感到舒适。这句诗不仅赞美了菖蒲的香气,也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四句“病眼看能醒,闲心觉渐凉。”则进一步描绘了菖蒲给人带来的影响。菖蒲的气味可以治疗眼睛的疾病,可以让人心静神清,感到凉爽。这些描述都体现了菖蒲的药用价值和对人的益处。

第五、六句“余非学仙者,莫问引年方。”则是诗人的自我解嘲之语。诗人自称不是学习仙道的人,也不去询问如何延长寿命的方法。这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长寿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菖蒲的生长特性和香气特点的描写,以及对其药用价值和对人的影响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菖蒲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态度。同时,诗人的自我解嘲之语也反映了他的生活哲学和人生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