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墓木拱,墨迹此淋漓。
风叶活欲动,霜根死不移。
老仙初画处,元祐太平时。
直节有如此,何缘入党碑。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眉山墓木拱:这里的“眉山”指的是苏轼的出生地眉山,而“墓木拱”意味着墓地周围的树木被拱起,象征着人们对他的敬仰和怀念。
  • 墨迹此淋漓:苏轼曾用笔在竹上题诗作画,留下了许多墨迹,这些墨迹使得竹子看起来非常生动,充满了艺术的气息。
  • 风叶活欲动:风吹过时,竹子上的叶片仿佛要随风摇曳,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霜根死不移:尽管霜冻使得竹根部分枯萎,但整个树干依然坚韧地直立,表现出了竹子的生命力。
  • 老仙初画处:这里可能是指苏轼曾经在竹子生长的地方绘画或者题诗,给这个地方增添了一些神秘或文化的氛围。
  • 元祐太平时:元祐是北宋的一个年号,代表着和平时期。这里的“太平时”可能是指国家安定、政治清明的时期。
  • 直节有如此:这句表达了竹子拥有正直的品质,就像苏轼一样,无论环境如何都保持自己的本色。
  • 何缘入党碑:这里的“入党碑”可能是比喻那些为了某种目的而牺牲自己原则的人。诗人通过反问,表达了对于这种行为的不认可和批判。

这首诗通过对东坡竹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及其与苏轼的关系的描述,赞美了东坡竹坚韧不拔、正直无私的精神品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苏轼人格魅力的敬仰和对其作品的推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