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落谁家冢,乌鸢出土飞。
黄金知有属,白骨竟无归。
野鸟啼阴树,行人吊夕晖。
盖棺犹未定,何况此生微。

【注释】:

零落:零散破碎。

谁家冢:何处人家的坟墓?指荒废无人的坟墓。

乌鸢出土飞:乌鸦和野鸟从墓穴中出来,展翅翱翔。

白骨竟无归:白骨竟然无法归去。

盖棺犹未定:棺材还没有盖上,人生的结局还不确定。(意谓人终有一死)

何况此生微:更何况这一生很微小,很有限。

【译文】:

荒废的坟墓

哪里是谁家的坟,乌鸦和野鸟从墓穴中出来,展翅翱翔。

黄金知道它有主人,但白骨终于没有归宿。

野鸟在阴森的树上啼叫,行人在黄昏里哀伤。

棺材尚未盖上,生命结局尚不可知,何况这短暂的一生!

赏析:

此诗作于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诗人在家乡闲居时所作。全诗通过写荒凉坟墓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感慨与无奈之情。

首句“零落谁家冢”,直接点题,表明自己所见之景象为荒废之坟墓。这里,诗人运用了反衬的手法,把人们所熟悉的、热闹的坟墓比作一片凄凉的景象,以突出其荒凉之感。

诗人用“乌鸢出土飞”来描绘坟墓中的景致。鸟儿从坟墓中飞出,自由自在地在空中翱翔,而那被埋葬的死者却永远不能回到自己的家园。这一画面既生动又形象,使人仿佛能够看到鸟儿在天空中飞翔,而那被埋藏的人则永远无法见到阳光。这种对比使得诗人对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黄金知有属,白骨竟无归”,则是诗人对于生死观念的思考和感悟。在这里,诗人借用了古代关于生死轮回的说法,指出虽然黄金可以属于某个人,但是白骨最终却无法找到归宿。这种表述既揭示了生命的无常和短暂,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死亡的恐惧和无奈。

诗人又用“野鸟啼阴树,行人吊夕晖”来形容坟墓周围的环境。这里的“阴树”指的是那些树木茂密的地方,给人一种阴森恐怖的感觉;而“夕阳”则象征着人生的晚年和生命的终结。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进一步加深了对人生无常和生命的短暂的感慨。

最后一句“盖棺犹未定,何况此生微”,则是诗人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悟。在这里,诗人用“盖棺”这个成语来表示人的一生即将结束,而“此生微”则是指一个人的生命非常短暂和微不足道。因此,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坟墓也没有确定的命运,更不用说整个人生了。这种表述既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生命的短暂的感叹,也表达了他对命运的无奈和无力感。

这首诗通过描写荒废的坟墓、乌鸢出土飞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的感慨与无奈之情。诗人运用了反衬、比喻等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心境。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的现实状况,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