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栏跨乔木,危柱枕苍矶。
石漱溪声碎,林分日影稀。
正宜逃暑气,聊用解征衣。
欲去重回首,清风满翠微。
【解析】
“澄澜阁”即指澄澜阁,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南岸。据《武林旧事》卷二记载,南宋淳熙年间,有僧道澄在西湖孤山麓开筑精舍,取意佛家“澄澈明净”,故名“澄澜”。此诗是一首咏古楼的七绝。诗人以清雅脱俗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流畅优美的韵调,对澄澜阁这一古典园林胜迹作了生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喜爱之情。
首句“飞栏跨乔木”,点出了阁名,也交代了登阁的途径。飞栏:飞檐凌空,直插云霄;跨:跨越,穿行。“飞栏跨乔木”,既写阁高,又写出阁与周围景物的联系。
颔联“危柱枕苍矶”,“危柱”指的是高耸的石柱。“枕”指倚靠。“苍矶”泛指岩石。“危柱枕苍矶”描写的是澄澜阁的地势特点,也暗含了作者登阁时的心情,表现出他对于自然的热爱。
颈联“石漱溪声碎,林分日影稀”,描写了阁内外的风景,也表现了诗人的心境。“石漱溪声碎”,写的是水声。“漱”指水声,“溪声”指溪流之声,“碎”字写出流水撞击石块的声响,声音清脆悦耳。“林分日影稀”,写的是林中的阳光,“分”是散射的意思,“日影稀”写出了光线斜射在林中树叶上,显得斑驳而稀疏的景象。两句诗把读者带入到了一处幽静的环境之中,使人仿佛看到了清澈的水流,听到了清脆的水声,感受到了阳光的斑驳,同时也体会到了澄澜阁的景色之美。
尾联“正宜逃暑气,聊用解征衣。欲去重回首,清风满翠微。”这四句诗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正宜”二字写出了这里最适宜人们避暑消愁的地方,也暗示了澄澜阁的美丽之处。“聊用解征衣”一句更是表明了诗人想要在这里度过炎热的夏天,以此来解除旅途劳顿的心情。最后“欲去重回首”则表达了诗人离开这里时依依不舍的心情。“清风满翠微”,写出了澄澜阁四周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答案】
飞栏跨乔木,危柱枕苍矶。①飞阑:指飞檐凌空。②乔木:高大的树木。③危柱:高耸的石柱。④苍矶:指青色的岩石。 石漱溪声碎,林分日影稀。①
石漱:指溪流冲击石头的声音。②漱:水冲石头发出的声响。③碎:形容溪流的声音清脆悦耳。④林分:指树荫下斑驳陆离的光影。⑤
分:散射。⑥稀:稀疏。
正宜逃暑气,聊用以解征衣。①宜:应当。②逃暑气:逃离暑热。③聊以:姑且。④用:使用,借以。
欲去重回首,清风满翠微。①欲去:将要离开。②重:重复。③回首:回头望去。④清风:清凉的空气。⑤
翠微:青翠的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