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柳何葱茜,袅袅章台端。
眉叶荫紫极,条丝拂朱栏。
何以谢松竹,挠弱惭岁寒。
既乏贞固姿,枝叶何足观。
小人殉利欲,俯仰如转丸。
苟非社稷臣,祸患宁肯干。
蒲山已归觐,黎阳尚盘桓。
当时方寸地,明明赤如丹。
飙举冠凌烟,腾芳臭如兰。
一言失其所,功名两雕残。
高帝论平阳,刘氏终以安。
英公负文皇,武氏为世患。
无忌问赵相,侯嬴起长叹。
白首不可保,知人良独难。
【注释】
- 高柳:高大的柳树。
- 何葱茜(cuī xiàn):多么茂盛。
- 袅袅:柔美的样子,这里形容柳条细长柔软。
- 章台:古代长安城的地名,这里借指皇宫或京城。
- 眉叶:柳叶。
- 紫极:天上的最高点,这里比喻皇帝。
- 条丝:柳枝。
- 朱栏:红色的栏杆。
- 谢:感激,感谢。
- 松竹:常用于比喻正直、坚贞的人。
- 挠弱:软弱无力。
- 岁寒:比喻坚强。
- 苟非:假如不是。
- 社稷:国家的根基。
- 蒲山:即蒲津,古关名,在今山西永济县西黄河上。晋文公重耳流亡至此,晋国人送蒲津以阻诸侯之师,遂定霸业。归觐:回到朝见天子。
- 黎阳:地名。
- 当时:那时。
- 方寸地:心中的一片天地。
- 飙举:风起云涌,这里比喻声势浩大。
- 腾芳臭如兰:飘散着香气,就像兰花一样清香。
- 一言失其所:一句话说错。
- 功名两雕残:事业和名誉都像雕刻品一样被破坏殆尽。
- 高帝:指汉高祖刘邦。论平阳:谈论平定了陈豨叛乱的功过。
- 刘氏终以安:汉朝最终得以安定。
- 英公:指唐宪宗的宰相李绛。负文皇:负托于文宗皇帝,即唐穆宗。
- 武氏为世患:武则天成为唐朝的祸害。
- 无忌问赵相:唐代大臣魏征向唐太宗请教治国之道。
- 侯嬴起长叹:战国时赵国人侯嬴因年事已高而叹息。
- 白首:白发,指老年人。
- 知人:认识人的才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对历史典故中的人物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分析,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实的关注。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英勇、智慧和坚韧的品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性和社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