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太行道,日侧啸雕虎。
天明落槛阱,迥失山林阻。
摇尾仰视人,意态已如鼠。
乌鹊竟何为,俯咮噪而聚。
高明人共畏,鳏寡世所侮。
丈夫气如霜,所贵摧强御。
埋轮斥豺狼,不待梁冀死。
长孺戒李息,张汤方遇主。
古人耻低徊,吐茹两不武。
真节一朝奋,千载羞莽卤。
兹人不可见,兹事乃近古。
三复清风诗,永怀仲山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太行山上的景色和景象;第二部分则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表情,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评和不满。

第一部分:
首句“茫茫太行道”,描绘了太行山的广阔无垠。第二句“日侧啸雕虎”,以虎喻指当时的权贵,暗讽他们像猛虎一样威风凛凛,但实际上却是外强中干。第三句“天明落槛阱”,形容权贵们高高在上,而百姓却陷入了困境。第四句“迥失山林阻”,进一步强调了权贵们与社会的联系被切断,无法感受到民间疾苦。最后一句“摇尾仰视人,意态已如鼠”,比喻权贵们的卑躬屈膝、谄媚讨好的形象。

第二部分:
第五句“乌鹊竟何为,俯咮噪而聚”,用乌鹊聚集来比喻权贵们纷纷争宠,相互勾结。第六句“高明人共畏,鳏寡世所侮”,指出了权贵们的虚伪与残忍,使得普通百姓感到恐惧和绝望。第七句“丈夫气如霜,所贵摧强御”,批评了那些表面坚强、内心软弱的人,强调了真正的强者应该具有刚毅、坚韧的品质。第八句“埋轮斥豺狼,不待梁冀死”,以曹操杀奸臣梁冀的故事为例,表达了对正直之士的赞赏。第九句“长孺戒李息,张汤方遇主”,引用了古代忠臣的故事,暗示了当时的政治风气不正。第十句“古人耻低徊,吐茹两不武”批评了那些缺乏骨气、软弱无力的行为。第十一句“真节一朝奋,千载羞莽卤”,表达了对真正有节操之人的赞美,同时也讽刺了那些庸俗之辈。第十二句“兹人不可见,兹事乃近古”,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呼吁人们要珍惜正义与真理。最后一句“三复清风诗,永怀仲山甫”,表示自己将不断地思考和反思,以期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