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逢三友,身闲爱一丘。
喜闻孤锡至,又向白蘋留。
失笑拈花手,无人野渡舟。
个中须具眼,著语待公酬。
【诗句释义】
和惠老自上方来住广福寺,我住在广福寺,与惠老相遇。
岁晚逢三友,身闲爱一丘。
岁月已晚,遇到三位好友,自己悠闲,喜欢一个山谷。
喜闻孤锡至,又向白蘋留。
听到惠老的孤独的行囊到达,又留下在白蘋。
失笑拈花手,无人野渡舟。
看到惠老的手拿着花,没有人的野渡船。
个中须具眼,著语待公酬。
其中必须有洞察力,等待你的话要报答。
【译文】
我在广福寺,与惠老相遇。
岁月已晚,遇到三位好友,我闲暇,喜欢一个山谷。
听到惠老的孤独的行囊到达,又留下在白蘋。
看到惠老的手拿着花,没有人的野渡船。
其中必须有洞察力,等待你的话要报答。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是诗人为友人惠老送行的诗作。首联交代了送行的原因:年岁已高,而“三友”也即朋友,作者此时闲居在家。颔联点出了送别的原因:岁末寒冬,作者想与惠老一同隐居山林;颈联写送行时的场面:作者看到惠老手执鲜花,而作者却独自在野渡上摆渡;尾联点出此次相别的原因:彼此之间必须有深交之眼力,才能相互报答。此诗以送别友人为由,表达了对友人深厚情谊的怀念以及希望彼此能互相理解、回报的愿望,情真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