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读桐江路上题,斯文便合请君司。
向来吴会连朝语,晚岁扬州七字诗。
忧世自怜闻道晚,论心犹恨结交迟。
帆樯百里孤吟罢,坐爱雄风约雨师。
【注释】
桐江:指浙江省桐庐。桐江路,指从桐庐到浙江杭州的官道。题:指题诗。斯文便合请君司:这等学问,就请先生来管吧。斯文,这里指文人。便合,该当。请君司,请先生来掌管、管理。
吴会:吴地和会稽(今绍兴)。连朝语:连续几天交谈。晚岁:晚年。七字诗:指杜甫的《秋兴八首》之一,“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巡游盛不衰。苑中草木尽逢勃,举国笙歌尽落梅。”扬州在唐宋时期为行都,与长安并称。此诗是杜甫在长安作,后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而流寓于洛阳时所作。
忧世自怜闻道晚:忧虑国家大事,自己也觉得年岁已高了。闻道晚,听到朝廷征召自己入仕的消息。
论心:指议论国事。犹恨结交迟:还恨没有及时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帆樯:船帆和桅杆。百里:一百里。孤吟:独自吟咏。坐爱雄风约雨师:坐在船上,喜爱海上的大风和大雨,好像它们都是诗人的化身一样。约,同“约”,这里指控制或指挥。
【赏析】
这首酬答潘德久的诗作,是作者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而流寓于洛阳时所作。当时,他正因上表论救宰相房琯触忤权贵而遭贬谪,所以心情郁闷,借写诗抒发自己的情怀。
开头两句说,我曾在桐江路上读您的题诗,这样的学问,就让先生来掌管吧!“斯文”即“斯文一脉”。这是谦词,表示对前辈的尊敬。“便合”即“应合”,“请君司”即请先生来掌管、管理。
三、四两句说,您以前和我在吴会地区多次交谈,现在老了,不能像以前那样经常交往了。“晚岁”句,用杜甫诗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说自己虽老犹壮,有报国之志。
五、六两句说,我对世事深感忧愁,但很遗憾没能及时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论心”句意谓“论议国事,尚嫌结交太迟”。
七、八句说,您驾着船帆,站在桅杆之上,面对着万里长江,独自吟咏,我坐在船上,喜欢海上的大风和大雨,好像它们都是诗人的化身一样。“帆樯”两句化用了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意思是:您在百尺竿头,凌空高立,我则乘舟在水面上飘荡。
末两句是全诗的主旨:“忧世”、“自怜”、“论心”、“恨交迟”,都围绕着一个中心,那就是希望朝廷能重用自己。“孤吟”句,是说只有自己一人吟咏罢了;“坐爱”句则是说自己坐在船上,喜爱海上的大风和大雨,好像它们都是诗人的化身一样。
这首诗是酬答潘德久的诗作。作者当时因上表论救宰相房琯触忤权贵而遭贬谪,因此心情郁闷,借写诗抒发自己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