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灵槎万里秋,乘风得隽要遨头。
吾家连已跻儒级,汝业今宜济巨舟。
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终自见全牛。
儒冠岂解真相误,有志应当万户侯。
【注释】:
- 八月灵槎万里秋 - 八月是科举的考试时间,灵槎是古代传说中用来传递消息的神舟,这里指科举考试。万里秋表示考试地点距离京城遥远。
- 乘风得隽要遨头 - “乘风”指的是应试时借助于良好的机遇,“得隽”即考取功名,“要遨头”是说在众多考生中突出。
- 吾家连已跻儒级 - 我家族里的人已经连续考取了儒学功名。
- 汝业今宜济巨舟 - 你的学业现在应当能够助人渡过难关,就像大船能渡过大海一样。
- 掘井莫令嗟九仞 - 做事情不要只看到眼前,要有长远的眼光。
- 善刀终自见全牛 - 善于用刀的人最终能看到完整的牛的形象,比喻做事要有耐心,不要急躁。
- 儒冠岂解真相误 - 儒帽难道真的能掩盖真相吗?
- 有志应当万户侯 - 有了抱负就应该去追求成功,成为万户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祝贺侄子参加科举考试的诗。诗人通过赞美侄子即将到来的考试,表达了自己对他未来成功的期望和祝福。
第一句“八月灵槎万里秋”,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典故,表达了对侄子参加科举考试的期待和祝愿。灵槎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一种神舟,象征着传递消息的神舟,这里用来比喻科举考试。万里秋表示考试地点距离京城遥远,但侄子即将到来的科举考试将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第二句“乘风得隽要遨头”,描绘了侄子即将参加科举考试的场景。“乘风”意味着借助于良好的机遇,而“得隽”则是指考取功名。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侄子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的期待和鼓励。他希望侄子能够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三到第五句“吾家连已跻儒级,汝业今宜济巨舟,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终自见全牛”,则是对侄子个人品质和才能的赞赏。诗人认为家族里的人已经连续考取了儒学功名,而侄子也应该能够取得同样的成就。同时,他强调了做事要有远见,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最后一句“掘井莫令嗟九仞”,则是用来告诫侄子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难就放弃努力,要有长远的眼光。
第六到第八句“儒冠岂解真相误,有志应当万户侯”,则表达了对侄子未来的期许。诗人认为儒帽(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并不能掩盖真相,而拥有抱负的人应该去追求成功,成为万户侯。这是对侄子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认可和鼓励。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鼓励和期望的赞颂之作。诗人通过对侄子即将到来的科举考试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他未来成功的期望和祝福。同时,他也鼓励侄子要有远见、坚韧不拔的精神,并相信自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