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旱昔流行,皇恩念凋瘵。
饥寒乏冬酒,烹剥仰春菜。
二麦傥复失,一饱竟安在。
当春苦旱干,甘泽未沾沛。
奔走山川灵,翻覆云雨改。
连宵建瓴水,万亩轻花穗。
如渴饮得泉,如病药得瘥。
高原沃清润,热蒸蒙濯洒。
只今麦陇收,可以日月待。
喜气挂珠玉,词源拥涛濑。
自怜忧国愿,窘似生体疥。
得此霢霂益,遂入清凉界。
容我早归田,怀章东望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它描绘了作者在连日降雨之后,对丰收的期待和喜悦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以及关键词注释:

诗句解释:

  1. “蜀旱昔流行,皇恩念凋瘵。”
  • “蜀”指的是中国西南的四川地区,“旱”指干旱,“昔流行”表示过去也经常发生。这里表达过去四川地区长期遭受干旱之苦。
  • “皇恩”指的是皇帝的恩泽,“念凋瘵”是指思念那些因饥荒而困苦的人。
  1. “饥寒乏冬酒,烹剥仰春菜。”
  • 这里描述了人们因为饥饿寒冷而缺少冬季的酒水,只能以春天的蔬菜来煮食。
  1. “二麦傥复失,一饱竟安在。”
  • 这里的“二麦”可能指的是小麦,“傥复”意味着或许,“失”指失去,可能是由于干旱等原因导致粮食减产。
  • 表达了如果再次遇到干旱,那么如何能得到足够的粮食养活自己?
  1. “当春苦旱干,甘泽未沾沛。”
  • 这里提到了春季的干旱非常严重,但皇帝的恩泽并没有带来滋润,暗示着希望与失望之间的巨大落差。
  1. “奔走山川灵,翻覆云雨改。”
  • 这里描述人们四处奔波,祈求山川神灵能够改变天气,让雨水重新滋润大地。
  1. “连宵建瓴水,万亩轻花穗。”
  • “连宵”指的是连续的夜晚,“建瓴水”形容雨水如山泉般涌下。
  • “万亩”表示大量的土地面积,“轻花穗”形容农作物长势良好,像花朵一样轻盈。
  1. “如渴饮得泉,如病药得瘥。”
  • 这里比喻说,如同口渴时喝到清凉的水,如同生病时得到了良药。
  1. “高原沃清润,热蒸蒙濯洒。”
  • 高原湿润清新,热气蒸腾如同被洗涤一般。
  1. “只今麦陇收,可以日月待。”
  • 现在是收割的季节,庄稼已经成熟,可以等到太阳月亮都落山后再收获。这里体现了丰收的喜悦和对时间的期待。
  1. “喜气挂珠玉,词源拥涛濑。”
  • 喜悦的气氛如同挂着珍贵的珍珠玉石,言辞源源不断,就像滔滔江水中的波浪。
  1. “自怜忧国愿,窘似生体疥。”
  • 自己为国家忧虑,处境艰难就如同身上生了疥疮一样痛苦。
  1. “得此霢霂益,遂入清凉界。”
  • 得到这场及时降雨的益处,心情顿时变得轻松愉快,仿佛进入了清凉的世界。
  1. “容我早归田,怀章东望拜。”
  • 让我早日回到田野,怀着感恩的心情向皇帝致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连日降雨后的景象和农民们的喜悦心情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百姓的关怀,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感慨。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旱情、人们对自然的依赖和感激之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一方面是对皇帝皇恩的期盼,另一方面则是现实生活的压力和挑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