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江南第一州,台城北上小淹留。
难忘故国千年恨,不尽长江万古流。
目断中原谁击楫,秋来多雨独登楼。
举头忽见长安日,一醉能消太白愁。

诗句原文:

脚底江南第一州,台城北上小淹留。
难忘故国千年恨,不尽长江万古流。
目断中原谁击楫,秋来多雨独登楼。
举头忽见长安日,一醉能消太白愁。

注释解释:

  • 脚底江南第一州:表示南京(金陵)在地理上的重要性和美誉。
  • 台城北上小淹留:指诗人在台城附近逗留,体验历史氛围。
  • 难忘故国千年恨:表达了对故乡深刻的怀念和遗憾的历史情感。
  • 不尽长江万古流:长江水流不息,象征着历史的长河和无尽的哀愁。
  • 目断中原谁击楫:指诗人远望中原,想象那里的人们是否也感受到他的忧愁。
  • 秋来多雨独登楼:反映了秋天的天气和诗人独自登高的情景。
  • 举头忽见长安日:指突然看到太阳升起,可能象征希望或新开始。
  • 一醉能消太白愁:以李白自比,通过饮酒来化解内心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是翁泳在己未年(公元1239年)秋季登城北楼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个人情感的双重忧虑。首句“脚底江南第一州”直接点明了南京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地位,而“台城北上小淹留”则描绘了诗人在这座城市中的停留与思考。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难忘故国千年恨”和“不尽长江万古流”抒发了对家乡和历史的无限怀念和哀思。尤其是“目断中原谁击楫”和“秋来多雨独登楼”,更是将个人的感伤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最后,“举头忽见长安日”和“一醉能消太白愁”两句,则展示了诗人试图通过放下个人忧愁,寄情于自然、借酒消愁的无奈与挣扎。整体而言,此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体现了翁泳对时代和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