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行后长味深长,此道谁能笃不忘。
我欲讲行乡饮酒,大明上齿习斯堂。
【注释】
徐行:慢慢地走。后长:指后面的路很长很远。味深长:意味深远长久。此道:指儒家之道。谁能:如何,哪能够。笃不忘:深深地记住。讲:讲述。大明:光明的太阳,借喻贤良之士。上齿:年长者的牙齿。习:学习。斯:这(这里)。堂:场所。
【赏析】
《时习堂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这首诗是作者对儒学的颂扬,表达了自己对于学习的态度以及对于儒学的敬仰之情。
“时习堂记言五典也载赓前韵以歌之”,意思是说,我在时习堂记录了儒家的五典,并在诗歌中加以赞美,以此来歌颂儒学。这里的“五典”指的是儒家的五种基本道德规范:仁、义、礼、智、信。这五种道德规范是构成儒家伦理体系的基础,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徐行后长味深长,此道谁能笃不忘”,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我们慢慢走路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后面的路很长很远。但是,如果我们深深地理解和记住了儒家的道德规范,那么这些道德规范就会像泉水一样在我们的心中流淌,永远不会忘记。这里的“长味深长”比喻的是儒家道德规范的深远影响和持久价值。
“我欲讲行乡饮酒,大明上齿习斯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要在乡里举办酒宴,邀请所有的长者来学习儒家的道德规范。在这里,“明”是指明亮,借喻贤良之士;“大”是指伟大,借喻儒家的道德规范。整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希望通过举办酒宴的方式,让所有的长者都能够学习和践行儒家的道德规范。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学习儒学的热爱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儒家道德规范的尊重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