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来东都,貌如林间鹤。
闻名今见之,信难尘中著。
诸儒纷藏宝,人进已反却。
眇然千载事,独与复商略。
斯人昔俊豪,世故熟斟酌。
冥栖二十年,不为幽禅著。
秋风有所思,木落庐山脚。
岂为菰莼念,亦负溪友约。
清霜动车轮,不复生四角。
想见胸府间,天地泻寥廓。
平生杜陵老,妙处倚山阁。
岁晚或相从,应分半岩壑。

《送刘羲仲检讨归南康》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以送别的场景为背景,通过对刘羲仲的描写,展现了他的才学与品格。

首句“先生来东都,貌如林间鹤”,描绘了刘羲仲的外貌和气质。他就像一只栖息在林间的鹤一样,清高脱俗,令人敬仰。

第二句“闻名今见之,信难尘中著”,表达了诗人对刘羲仲的敬仰之情。他不仅名声显赫,更是在尘世中显得难以企及的高洁之人。

第三句“诸儒纷藏宝,人进已反却”,描述了刘羲仲在学术界的地位。他像一位宝藏的主人,人们争相前来请教,他却总能识破他们的真意,不轻易接受他们的观点。

第四句“眇然千载事,独与复商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只有刘羲仲这样的英才,才能在这千载岁月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第五至第七句继续赞美刘羲仲的才华与品德。他曾经是英俊豪爽的士子,现在虽然历经世事变迁,但仍然保持着那份豪情壮志。他的才华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束缚,成为了一种永恒的精神财富。

第八句“秋风有所思,木落庐山脚”,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秋风带来了思念之情,而庐山脚下的树木也即将凋零。这既反映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又暗喻着刘羲仲的才学与品格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凸显。

第九句“岂为菰莼念,亦负溪友约”,表达了诗人对刘羲仲的敬意。他虽然远离故乡,但心中依然牵挂着家乡的亲人和朋友。这种深情厚谊使他成为一位真正的英雄人物。

第十至第十二句继续赞美刘羲仲的才华与品行。他不仅有着卓越的智慧,还有着宽广的胸怀。他能够将世间万物融入自己的胸襟之中,展现出无尽的意境。

最后三句“想见胸府间,天地泻寥廓;平生杜陵老,妙处倚山阁”,则是诗人对刘羲仲的赞叹与期许。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心中的世界,那是一片辽阔无垠的天地。而他也如同一位古代的文人雅士,将自己的才学与品格融入到山水之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赞美刘羲仲的才学与品行,展现了他的卓越才华和崇高品格。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