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知勾漏地,犹胜步兵营。
往躅今谁继,游人空慕名。
注释:
开始才知道勾漏这个地方比步兵营还要美,但现在已经没有人能继承这种美,只能让人徒然地羡慕。
始知勾漏地 始:才;才知:才明白;勾漏:地名,在今广东。
犹胜步兵营 步兵营:即东陵(今江苏南京市东),是孙权所建。
往躅今谁继 往日的足迹如今还有谁能继承?
游人空慕名 游客们只是空自仰慕它的名字而已。
赏析:
此诗首句以“始”字领起,说明作者对勾漏这个地方的认识,是在他亲自游历后方才产生的,因此,他对于勾漏这个地方的评价,也必然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次句“犹胜步兵营”,则是进一步强调勾漏之美,其美甚至超过了东吴名将孙策的故乡——步兵营。三、四两句紧承前意,由赞美转入议论,指出勾漏之地美则美矣,但其美却已经不复存在,因而也就没有人能够继承和发扬了。结尾二句,诗人又从正面来写勾漏之美。他想象着那些往昔曾在这里居住过的人们,现在都已经离乡背井,不知去向,因此也就没有谁再来继承他们当年的美好业绩。至于后来的游人,虽然也来这里游览观光,但他们所欣赏的是这里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而不是这里曾经有过的美好业绩。于是,他们也只能空自仰慕它的名字而已。
这首诗的构思独特,不落俗套。诗人通过对勾漏地方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方面的描写,把勾漏之美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诗中还巧妙地使用了“往躅今谁继”、“游人空慕名”等词语,既突出了勾漏之美,又使诗歌具有一种隽永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