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朝无朽骨,此地尚清阴。
冢上独根树,江边孤女心。
化钱烧石燥,落叶渍泥深。
长有英灵在,风平烟浪沉。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以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根据对诗歌内容的把握,分析其意象、意境,最后再从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等方面进行赏析。
曹娥碑:东汉会稽人曹娥,父亲溺于江中,娥年幼随父赴水救父,终为父尸,乡人哀之,乃刻石立碑,号为曹娥碑。后人因称母亲为娥母,称女子贞孝节烈为曹娥节。
何朝无朽骨,此地尚清阴。
“何朝”意为什么时候,“朽骨”指腐烂的白骨,“清阴”指墓地的阴凉之地,“清阴”是诗人想象中的曹娥墓所处的环境,也是诗人对曹娥的赞美之情。
冢上独根树,江边孤女心。
此二句是诗人在赞美曹娥的同时,以树喻人,用“冢上独根树”“江边孤女心”来形容曹娥的坚贞、不屈。
化钱烧石燥,落叶渍泥深。
“化钱”即祭奠之意,“烧石”指在墓前焚烧纸钱,“落叶渍泥深”形容曹娥生前对母亲的孝顺,死后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故每年都会烧纸钱祭奠,使落叶被泥土浸湿了。
长有英灵在,风平烟浪沉。
“英灵”指英魂,“沉”指沉入水底,诗人想象英灵仍在,故风吹起的烟尘和波浪都随着英灵的沉入而消失。
赏析:
首联“何朝无朽骨,此地尚清阴”是说无论何时都会有人死去,但在这里却能保持一片清静。这是对曹娥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敬仰之情。
颔联“冢上独根树,江边孤女心”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曹娥比作树和江边的女子,既突出了她的坚贞不屈,又表达了她对母亲的思念与关爱。
颈联“化钱烧石燥,落叶渍泥深”进一步描绘了曹娥的孝道精神。她每年都要烧纸钱祭奠母亲,使落叶被泥土浸湿了。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曹娥的孝顺之情。
尾联“长有英灵在,风平烟浪沉”则是诗人的一种想象。他认为英灵永远存在,所以风吹起的烟尘和波浪都会随着英灵的沉入而消散。这是诗人对英灵的敬仰之情的表现,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全诗通过对曹娥的描写,展现了她的坚贞不屈、孝顺贤德的品质,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期待与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