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中草木几经春,敕额犹存古隶文。
千里耕桑安土俗,一炉香火奉山君。
多留姓字溪边石,惯见旌旗陇上云。
太守若贤神自感,夜来入梦雪缤纷。
【诗句释义】
谷中草木几经春,敕额犹存古隶文。
千里耕桑安土俗,一炉香火奉山君。
多留姓字溪边石,惯见旌旗陇上云。
太守若贤神自感,夜来入梦雪缤纷。
【译文】
谷中草木经过了几次春天的更迭,但敕额依旧留存着古老的隶书文字。
万里之遥的田野上,耕者耕种桑田,安居乐业,一派祥和的乡土气息。
在溪边的石头上多留有我的姓名,而那些熟悉的旌旗则在陇上行云般地飘过。
假如太守能够贤明公正,那么神灵自然会感受到他的德泽,夜晚他也会进入我的梦中与我共度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以及人情世态的感受与思考。
首句“谷中草木几经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及自然的更迭。接着,“敕额犹存古隶文”则反映了历史的厚重和对过去的记忆。
第二句“千里耕桑安土俗”,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朴实。最后两句“多留姓字溪边石,惯见旌旗陇上云”,则描绘了乡人对自己姓氏的认同以及对过往历史的回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和谐世界的向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