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但爱山中寺,此日来看竹外山。
心境顿开清净想,客尘无复更相关。
【注释】
- 题:题咏。多福院分翠轩:即《题李公麟山庄》诗中“分翠轩”,位于杭州西湖孤山之畔李家庄。
- 山中寺:指李氏庄园中的佛寺,即李家庄。
- 竹外山:李家庄外的青山,即西溪山。
- 心境顿开清净想:心情顿时豁然开朗,产生了一种清净的思想境界。
- 客尘无复更相关:客游的尘埃已不再与自己相关。
【赏析】
这是一首题赠友人的七绝。诗人通过题咏友人李公麟山庄中的“分翠轩”而表达自己对隐逸山林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对世俗浮华的超脱和淡泊。
首句“平生但爱山中寺”,直接点出诗人平生最喜爱的地方是山中的寺庙。这里的“但”字表达了诗人对于山中寺庙的深厚感情,这种情感并非出于功利目的,而是源于内心的自然流露。在诗人看来,山中寺是一个远离尘世喧嚣、充满宁静祥和氛围的地方。诗人在这里度过了很多个日夜,与山中寺庙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第二句“此日来看竹外山”,“此日”指今日这一天,诗人特意来到“竹外山”来拜访他的朋友李公麟。这里的“竹外山”指的是李家庄外的青山,也是诗人心中理想的隐居之地之一。诗人来到这里,是为了寻找一份宁静和心灵的慰藉。
第三句“心境顿开清净想”,描述了诗人在见到朋友后,心境瞬间变得开阔起来,仿佛进入了一片清净的境界。这里的“顿开”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心境变化的突然和强烈感受。同时,“清净想”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那种超脱于世俗纷争之外、追求内心平静的思想境界。
最后一句“客尘无复更相关”,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和尘世关系的彻底摆脱。这里的“客尘”指的是那些世俗的繁华和纷扰,而“更相关”则表示这些纷扰已经不再与自己有任何关系。诗人已经超越了这一切,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这首诗通过题咏友人的山庄,表达了诗人对隐逸山林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诗人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娓娓道来,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