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留一叶山骨瘦,祇浸几星波影寒。
中有高人倚空阔,绝疑珠堕水晶盘。
【注释】
吴仲益:生平不详,诗中人名。
不留一叶山骨瘦,祇浸几星波影寒。
“不留”即“留不”,指留下的痕迹很少。山骨瘦,形容山石之瘠薄。
中有高人倚空阔,绝疑珠堕水晶盘。
高人,这里指隐士高人。倚空阔,形容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心境。
珠堕水晶盘,形容水中之月,晶莹剔透。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秋潭景象,托意于自然,寄意于物外。全诗从“不”、“几”、“空”三字落笔,以极简括的笔墨,勾勒出一幅深秋月夜图。
首二句写秋潭景致,用“不留一叶山骨瘦,祇浸几星波影寒”来描写。诗人把秋水比作山骨,山骨瘦而露筋脉,秋水清澈如冰,所以“不留一叶”。这两句是说,秋潭上没有一点浮萍和落叶,只有几缕淡淡的水影。“中有人高倚空阔”,“中有人”就是诗人自己;“空阔”则是指那无边无际的秋夜。诗人站在岸边,仰望着秋潭,只见一轮明月在天幕里悬得很低,倒映在水中,仿佛是一颗巨大的水晶球。他想象着,如果那颗月亮坠入水中,就会像一颗珍珠落入水晶盘里,熠熠生辉。这两句是说,有一个人(诗人自喻)站在岸上仰望着秋潭,只见一轮明亮的月亮挂在高空,倒映在水面上,好像一颗巨大的水晶球。他想象着,如果这颗月亮坠入水中,就会像一颗珍珠落入水晶盘里,熠熠生辉。
后半部分写诗人的感慨。“中有高人倚空阔”,写秋潭上的人。诗人说,在秋潭上有一个人(诗人自喻)独自站在那里,仰望着秋潭。这个“高人”就是诗人自己。诗人站在岸上,望着秋潭上的那个人,只见那人站在那里,好像在思考着什么。他不知道那个人在想什么,但他却深深地感到这个人的高洁品质。“绝疑珠堕水晶盘”一句写秋潭上的人的品德。诗人说,在秋潭上看去,好像那颗大月亮已经落到了水面上,变成了一颗晶莹剔透的水晶球。但诗人知道,这颗水晶球并不是真的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水面下藏着的。因此,诗人不禁怀疑这颗水晶球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两句是说,在秋潭上看到的人,好像那颗大月亮已经落到了水面上,变成了一颗晶莹剔透的水晶球。但诗人知道,这颗水晶球并不是真的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水面下藏着的。因此,诗人不禁怀疑这颗水晶球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这首诗是作者在秋日夜晚观景时所创作的。他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秋潭的景色,并表达了他对隐士高人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意境深远而含蓄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