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岸方投绂,将回出岫云。
楹间俄梦奠,地下去修文。
落日川原静,悲风草树薰。
但令千载后,掩涕想馀芬。

注释:

越岸方投绂:越出河岸,刚刚系上官服的绶带。绂是古代官员戴的一种头巾。

将回出岫云:将要回到山中。岫是小山的意思。

楹间俄梦奠:在堂屋之间忽然梦见祖先。楹是堂屋前面的柱子,也指代堂屋。

地下去修文:在地下修造坟墓。文是文章、文学的意思。

落日川原静:夕阳照耀下的大河平原安静得令人心旷神怡。

悲风草树薰:秋风中草木的气息让人感到悲伤。

但令千载后,掩涕想馀芬:只愿后人能在千年之后,还能感受到先贤的遗风余韵。

赏析:

邓元孚(公元1057—约1123年)宋代诗人,字元孚,建州浦城县(今福建浦城)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及第,历任秘书省校书郎、著作郎、礼部员外郎等职。著有《东湖集》二十卷,已佚散失。宋亡后,隐居不仕,自号“野逸”。他的诗歌风格清丽高远,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这首诗是邓元孚为他的好友张浚所撰的挽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世的哀伤和对其精神的怀念。

“越岸方投绂,将回出岫云”这两句描绘了朋友离开官场、返回山林的场景。越岸是指越过岸边,方投绂则表示刚刚脱下官帽。将回出岫云意味着他即将回到山中,如同从云雾之中走出一般。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朋友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同时也暗示了朋友离开官场后的心境转变。

第二句“楹间俄梦奠,地下去修文”,进一步描绘了作者与朋友在堂屋之间的梦境。楹间指的是堂屋之间的空间,俄梦奠则表示在梦中为朋友举行了葬礼。地下去修文则暗示了朋友在地下修建了坟墓,以纪念他的功德。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深怀念和尊敬之情。

第三、四句“落日川原静,悲风草树薰”,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夕阳下观赏大河平原的景象。落日川原静形容夕阳下的河流平原宁静而美丽,悲风草树薰则表现了秋风中草木的气息令人感到悲伤。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平静的大河平原与悲伤的秋风相映衬,更加突出了作者的情感体验。

最后一句“但令千载后,掩涕想馀芬”,总结了全诗的主旨。但令千载后意味着希望后世能够记住先贤的遗风余韵。掩涕想馀芬则表示作者在思念朋友的过程中,不禁流下了眼泪。这里再次强调了对朋友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这首诗通过对朋友离别官场、回归山林、举行葬礼、修建坟墓、欣赏大河平原、感受秋风和流泪思念等一系列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朋友深深的怀念和尊敬之情。同时,诗中的语言优美流畅,意象生动传神,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