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侍清宴,饱食愧侏儒。
脱迹鸳鸿路,忘怀草木区。
朝檐看斗雀,晚槛引饥乌。
已觉蓬蒿适,谁能九万图。
【注释】
经年:一年。侍清宴:伺候皇帝的清宴。饱食:饱食终日而无所事事。侏儒:小矮子,这里指小人。脱迹:脱离尘世。忘怀:忘掉。朝檐:早晨的屋檐。斗雀:斗鸡。引饥乌:引来饥饿的乌鸦。蓬蒿:蓬蒿草,野草。适:舒服。谁能九万图:谁有帝王之业?九万:九万顷,极言其广大。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作于元丰二年(西元一〇七九年)。时作者在徐州任知州,延年为同僚,此诗是作者对延年的祝贺之作,并抒发了诗人的志向与感慨。全诗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不慕权贵,不慕富贵,安贫乐道,甘于隐逸的情怀和志趣。
首句“经年侍清宴”,写自己在朝廷供职的时间之长。“侍”字用得极妙,既写出侍奉皇帝的勤勉,又暗示出自己久在朝廷、身不由己的无奈心情。次句“饱食愧侏儒”,意思是说,自己虽然能够胜任工作,但内心感到惭愧,觉得自己像侏儒一样微不足道。这两句诗表面上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一方面,它表达了自己对皇帝的忠诚和敬仰;另一方面,也透露出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无奈。这种矛盾的情感正是作者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
颔联“脱迹鸳鸿路,忘怀草木区”,则是进一步表达自己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累的思想。这里的“脱迹”,意味着摆脱世俗的束缚,不再被名利所驱使;“忘怀”,则是指忘却一切杂念和烦恼。这一联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反感,他渴望能够远离那些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环境,过一种简单而宁静的生活。
颈联“朝檐看斗雀,晚槛引饥乌”,则描绘了自己闲居时的日常生活情景。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鸟儿赋予了人的情感和行为,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通过这两个场景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现了自己的闲适生活,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喜爱和向往。
尾联“已觉蓬蒿适,谁能九万图”,则是诗人对人生价值和理想追求的深刻反思。他认为,自己虽然能够享受闲适的生活,但却无法实现那些宏伟的理想和抱负。这里的“蓬蒿”,既可以解释为蓬草丛生之地,也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的处境——身处高位却无法施展才华的无奈。这一联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整首诗语言平实而富有韵味,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和思想境界。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理解古代文人生活和心态的重要窗口,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人内心的世界和社会的现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