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龙潭上濯沧浪,梦笔峰前憩小棠。
十载不辞淹簿领,一同聊欲课耕桑。
经纶未展风霜力,文采空馀锦绣肠。
莫叹穷荒縻骥足,万人饥冻要扶伤。

【注释】

过浦城赠王令长源二首(选一首)

  1. 化龙潭上濯沧浪:在化龙潭上洗涤。沧浪,大波浪,这里指江水。
  2. 梦笔峰前憩小棠:在梦笔峰前休息,即休息在小棠树下。憩,休息。
  3. 十载不辞淹簿领:十年没有推辞处理公务。淹,耽误,耽搁。
  4. 一同聊欲课耕桑:一同想要教农民种庄稼。
  5. 经纶未展风霜力:才能和谋略尚未施展出来,就经受了风霜的考验。经纶,才智与谋略。
  6. 文彩空馀锦绣肠:才华和文采虽然很美,但已经用得差不多了。锦绣,华美的丝织品,比喻才学。
  7. 莫叹穷荒縻骥足:不要叹息被放逐于边远荒凉之地束缚着马足,意思是别抱怨自己受委屈。縻,同“羁”。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王令长源从政多年,仍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全诗以议论开篇,抒发感慨;接着写景抒情,借景抒情;最后劝勉对方,语重心长。
    第一、二句写诗人送别的地点及心情。诗人站在化龙潭上,眺望远方,那里有一片辽阔的大海,波涛汹涌,浪花飞溅。他想到自己的朋友王令长源,正像那梦中的笔一样,要为国效力,为民造福。而王令长源也像小棠树一样,扎根于祖国的大地上,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奉献着。然而,王令长源却十多年如一日地辛勤工作,处理国家的政务,这是多么不容易啊!所以诗人不禁感叹地说:“这十年来,你没有推辞过处理公务。”
    第三、四句是说王令长源在任上虽然尽心尽力,但却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因为国家需要的是治国安邦之才,而不是吟风弄月之人。因此,诗人劝慰道:“你应该把精力放在治理国家方面吧!”
    第五、六句是说王令长源虽已年届知命,但他的才干并未完全发挥出来,他的文采也已经用尽。这是因为他还在为国事操劳,为国家效力。诗人认为,只要能够为国家分忧解难,即使才华和文采用尽也是值得的。
    最后一联诗人以反诘的语气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他说:“请不要叹息你被放逐到荒凉之地去,那是你自己的选择,不是你的过错。”言外之意是希望他能够放下包袱,继续为国效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友人的劝勉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