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角逐自驱除,邂逅真龙起畏途。
材并管萧非亚匹,气吞曹马直庸奴。
两朝冠盖尊元老,千载风云屈壮图。
天欲鼎分终割据,可怜忧国竟捐躯。
【注释】
群雄角逐自驱除,邂逅真龙起畏途。
材并管萧非亚匹,气吞曹马直庸奴。
两朝冠盖尊元老,千载风云屈壮图。
天欲鼎分终割据,可怜忧国竟捐躯。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诗兼吊古诗,作者在对武侯庙的凭吊中抒发了对诸葛亮的无限怀念之情。
“群雄角逐自驱除,邂逅真龙起畏途。”首联两句,以史实写景,从宏观上勾勒出三国鼎立的局面。群雄角逐指魏、蜀、吴三国之间的相互争斗。真龙指的是刘备,他本为汉室皇室宗亲,因避乱而隐居于隆中的草庐之中,后来被曹操看中,请出山辅佐自己称霸天下,故云“邂逅真龙起畏途”。“起”字用得极妙,突出了刘备在曹操面前所表现出的惊惶不安之状。“畏途”二字写出了刘备对世事的无知与惶恐。
“材并管箫非亚匹,气吞曹马直庸奴。”颔联两句,以历史人物来比衬刘备的才能。管箫指管仲,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箫指乐师萧何,他在刘邦建立汉朝后被封为相国;萧、管二人的才能都超过了刘备。曹马即曹操,直庸奴是孙权的自称。这里说刘备的才能和曹、孙相比并不逊色。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刘备的才干和管仲、萧何、曹丕、孙权等人相比毫不逊色。
“两朝冠盖尊元老,千载风云屈壮图。”“两朝”指三国时期。冠盖指官服和车子。元老指刘备,刘备在蜀汉时,曾被封为汉中王、丞相、益州牧等职,其地位尊崇。“千秋”指一千年。“屈壮图”指刘备的志向远大。
“天欲鼎分终割据,可怜忧国竟捐躯。”尾联两句,诗人感叹于刘备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为国家操劳至死,流露出深深的遗憾之情。鼎分指三国鼎立的局面。割据指各占一方,各自为政。诗人认为刘备生前虽然有雄心壮志,但终究未能如愿以偿。“可怜忧国竟捐躯”是全诗的主旨句,表达了诗人对刘备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不能实现理想生活的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