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山城僻,而居尉秩卑。
地偏声易著,才钜职优为。
学召源流远,仁随大小施。
云龛当日事,即此以为基。
诗句释义与赏析:
谁谓山城僻,而居尉秩卑。
- 注释: “谁谓”表示反问的语气,“山城”指的是偏远的山中城市,“僻”即偏僻之意;“尉秩卑”,意指官职低微。
- 译文: 谁说这座山城偏僻呢?然而,你担任的官位却这么低。
地偏声易著,才钜职优为。
- 注释: “地偏”意味着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声易着”可能是指名声容易传播或显著;“才钜”指的是才能卓越,“职优为”则表明职位优越合适。
- 译文: 因为地处偏远,所以名声更容易被人们所知晓;你的才能非常出众,职位也很合适。
学召源流远,仁随大小施。
- 注释: “学召”可能是指古代选拔人才的方式,如“学而优则仕”;“源流远”指的是学问或技艺的起源历史悠久且深远;“仁随大小施”意味着无论个人的地位如何,都能体现出仁义之心。
- 译文: 学习的渊源和传承非常久远;你的仁爱之心,不分贵贱大小都能体现。
云龛当日事,即此以为基。
- 注释: “云龛”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或事件(如佛教中的修行之地),“即此以为基”意味着以此事作为基础或榜样。
- 译文: 当年的云龛之事就是我们今天做事的基石。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山城中一个地位较低的官员和一个有卓越才能的人,展现了一个人的价值不仅仅取决于其社会地位,更重要的是他的才华和品德。诗中还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坚持仁义之道的原则。整体上,这首诗鼓励人们不论身份高低,都要追求卓越和道德上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