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都称大府,上幕得名贤。
事业三千牍,声名四十年。
民征须力减,酒禁更堪怜。
馀力犹能办,开涂及济川。
【注释】
洪都是指洪州,即江西南昌市。
大府:指高级的官府或政府机构。
上幕得名贤:在幕府中能见到名贤。
三千牍:三万份公文。
四十年:将近四十年。
民征须力减:百姓征调劳役必须减少。
酒禁更堪怜:酒税更显得可叹可怜。
馀力犹能办,开涂及济川:剩下的力量还能用来治理水灾。
【赏析】
此诗是作者送别方签判时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表达了对方在任时所取得成就的赞赏和对即将离开的不舍之情。
第一句“洪都称大府”,洪州是当时的一个大城市,被称为大府。这一句点明了地点,为下文的叙述提供了背景。
“上幕得名贤”描绘了方签判在幕府中的地位和才华,他能够在高层的政府机构里得到名贤的帮助。
第三句“事业三千牍”,指的是方签判在处理政务时所处理的文件数量,三千牍是一个相当大的数目,显示了他的工作量之大。
第四句“声名四十年”,则是说方签判在任的时间长达四十年,这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跨度,足以说明他在这段时间内所作出的贡献和声望。
第五句“民征须力减”,意味着方签判在处理民间征调时,能够尽量减少老百姓的负担,这是一个值得称赞的举措。
第六句“酒禁更堪怜”,则表示方签判在实施酒税政策时,能够减轻百姓的经济负担,这也是一种值得赞赏的做法。
最后两句“馀力犹能办,开涂及济川”,则是说方签判在剩余的精力中,还可以用来治理水灾等其他事务,显示出他的能力和智慧。
整首诗表达了对方签判的赞赏和对他的离别感到的不舍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人才的珍视和尊重,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