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出无双裔,来嫔第一家。
儿时忧患集,妇道敬恭加。
伉俪终身义,凄凉十岁华。
夫贤仍子幼,闾里可胜嗟。

【注释】

  1. 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孺人:妻子的称呼。黄氏:即黄滔,晚唐诗人。
  2. 无双裔:指吴越一带没有能和黄滔匹敌的人。
  3. 来嫔:入宫为妃子。第一家:在宫中的地位最高。
  4. 儿时忧患集:指黄滔少年时家境贫寒,历经坎坷。
  5. 妇道敬恭加:指他作为妻子对丈夫恭敬有礼,尽到了贤妻的职责。
  6. 伉俪终身义:指夫妻恩爱,白头偕老。
  7. 凄凉十岁华:指黄滔年仅十岁时就丧父,生活困苦。
  8. 夫贤仍子幼,闾里可胜嗟:指黄滔虽然贤明,但儿子年幼,家庭依然贫困,令人同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黄滔写给其妻黄氏的挽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赞美和敬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

首联“远出无双裔,来嫔第一家”描绘了妻子从遥远的吴越地区来到京城嫁给诗人的情景。这里用“无双裔”来形容她的出身和地位,突显了她的高贵与不凡。而“来嫔第一家”则表明她成为了诗人家庭的一员,地位尊贵。

颔联“儿时忧患集,妇道敬恭加”回顾了妻子年轻时的生活经历。她在丈夫年少时曾经历过种种困苦和不幸,但她始终以恭敬的态度对待丈夫,展现了她的贤良淑德。

颈联“伉俪终身义,凄凉十岁华”则是对妻子一生的赞颂。他们夫妻恩爱如初,即使面对生活的艰难险阻,也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这里的“十年华”指的是妻子年仅十岁时便失去了父亲,生活困苦,但她仍然坚强地生活了下来。

尾联“夫贤仍子幼,闾里可胜嗟”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感慨之情。尽管丈夫已经过世多年,但他们的儿子仍然年幼无助,这让人不禁感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

这首诗通过对妻子的赞美和回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妻子的深情厚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