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近只从檐角起,云浓不蔽月华明。
佛灯一点冰同冷,酒盏三行茗漾清。
僮仆倦羸闻鼻息,友朋笑语惬衷情。
斋厨夜半无留火,不待晨鸡接淅行。

注释:

  • 暮宿:傍晚时在一处住宿。
  • 化成庵:位于某个地方的一座小庙,这里指代作者所住的寺庙。
  • 雨近:雨水即将来临。
  • 檐角起:雨水从屋檐滴落。
  • 佛灯:佛教的灯火,象征光明。
  • 冰同冷:寒冷如冰。
  • 酒盏三行茗漾清:酒杯中倒入的酒液清澈透明,如同山间清泉。
  • 僮仆:古代仆人或侍从。
  • 耳息:鼻子里闻到的气味。
  • 留火:留下一点火种,供夜晚使用。
  • 晨鸡:清晨报晓的公鸡。
  • 接淅:形容雨声。

译文:

暮色降临时,我们在化成庵安顿下来;
雨水就要来临了,它只是从屋檐上滴落;
乌云密布,却无法遮住月光的皎洁;
佛像上的灯火发出微弱的光芒,却像寒冰一样冰冷;
我端起酒杯,倒出三行清酒,仿佛山间的泉水;
我的僮仆们感到疲倦,他们听到鼻息声而入睡;
我的朋友们开怀大笑,我们相互倾诉衷肠;
夜已深,斋厨里没有留下任何余火,无需等待天明就迎接新的一天。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个诗人在晚秋时节在一个偏远的寺庙中的居住体验。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的变化以及人的感官体验,传达了一种超脱物欲、追求内心平静的境界。首句点明了时间地点,接着通过“雨近”和“云浓不蔽月华明”两句展现了一种宁静的自然美。第三、四句则通过对佛灯与酒盏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外界喧嚣的超然态度和内心的清冷之感。第五、六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最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黎明到来的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朴素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和自然的独到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