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城近只十五里,三度来游两载中。
山骨漱来成白玉,水痕深处见苍龙。
竹间待月为佳友,柱上留题忆长公。
此去重来知几日,携家恋别莫匆匆。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别墅时所作。据记载,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时诗人已五十七岁,离世仅三年。诗中描绘辋川别墅周围景色之幽美,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表现了他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隐逸生活态度。
首联“题开先”三字点明题咏之地——开先寺,这是作者在长安任尚书右丞时写的《开先寺草堂歌》中的名句。开先寺位于长安城北终南山麓,与大慈恩寺隔街相望,故有“一塔两寺”之称。王维在长安为官期间曾多次游览此地,并留下了许多赞美之作。这两句诗即写自己第三次游览开先寺时的观感。“距城近只十五里”,说明开先寺靠近京城,距离长安城很近;“三度来游两载中”,表明作者在此地游玩的时间已有两年多。这两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开先寺的位置和作者游览的次数,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寺庙的喜爱之情。
颔联“山骨漱来成白玉,水痕深处见苍龙。”这两句诗描绘了开先寺周围的山水风光。“山骨漱来成白玉”,形容水流如玉石般洁白晶莹,仿佛是从山间流出的白玉般清澈透明。“水痕深处见苍龙”,则是指水面上倒映着山的影子,宛如一条巨大的苍龙在水中游荡。这两句诗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山水以生命和情感,使画面显得更加生动活泼。
颈联“竹间待月为佳友,柱上留题忆长公。”这两句诗则是写自己与竹子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在柱子上题诗的情景。“竹间待月为佳友”,表明自己喜欢在竹子之间等待月亮出现,与月亮相伴度过一个美好夜晚。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正是作者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生活状态。“柱上留题忆长公”,这两句诗则透露出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他经常在柱子上留下题诗,以此来表达对他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诗既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重视和珍视。
尾联“此去重来知几日,携家恋别莫匆匆。”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对即将离去的感受以及对家人离别的不舍之情。“此去重来知几日”,意味着作者即将离开这里,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来,因此感到有些依依不舍。“携家恋别莫匆匆”,则是告诫家人不要匆忙离去,要珍惜彼此相聚的时光。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也体现了他对家人的关爱和责任。
整首诗歌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开先寺周围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隐逸生活态度。同时,通过对与竹子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在柱子上题诗的情景的描写,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他对友情的重视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