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射窗明已足,三更当户意慵看。
竹篱茅舍心安处,不羡乘风到广寒。

【注释】

一点射窗明已足:形容月光透过小窗户,照得室内一片明亮。

三更当户意慵看:三更天,指深夜,当门,指在屋外,意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竹篱茅舍心安处,不羡乘风到广寒:竹篱茅舍是简陋的住所,但心安理得,不羡慕神仙居住的地方广寒宫。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夜晚独坐窗前的情景。诗人以“竹篱茅舍”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宁静淡泊的情怀。

首句“一点射窗明已足”,意思是说月亮的光辉已经照进屋内,已经很明亮了。这里的“一点”指的是月亮发出的光芒,“射窗”则是指光芒从窗户照射进来,照亮了屋内的一切。诗人用“明已足”来形容月光已经足够照亮了房间,暗示着夜晚已经很深了,人们已经进入了梦乡。这里的“明”可以理解为明亮、光明,也可以理解为清亮、清澈,总之是形容月光的明亮。而“已足”则意味着月光已经足够照亮了整个房间,无需再添加其他光源。这两句话虽然简单,但通过描绘月光照进屋内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二句“三更当户意慵看”,则是诗人对夜晚更深时的感受。这里的“意慵看”可以理解为心情慵懒、不愿意再看下去,也可以理解为心情放松、愿意欣赏眼前的美景。这里的“三更”指的是深夜时分,也就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之间。而“当户”则意味着站在门口,可以感受到外面的气氛和景色。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诗人夜深人静时候独自站立在门口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把握。

第三句“竹篱茅舍心安处”,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居住环境的赞美。这里的“竹篱茅舍”指的是简陋的住所,而“心安处”则表示在这个简陋的住所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和安宁。这句诗通过对竹子和茅草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自然、朴素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与精神世界的重视。

最后一句“不羡乘风到广寒”,则是诗人对于仙境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广寒宫”指的是神话中的神仙居住之地,也是许多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意象。而“乘风”则是指借助风的力量到达远方或高处。这两句诗通过表达诗人对于仙境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他对于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境界的渴望。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夜深人静的夜景图,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和对生活环境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淡泊。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把握以及对于精神世界的高度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