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玕三尺重南金,风韵仍同绿绮琴。
胸次便如斯壁立,千年不受一尘侵。
这首诗的作者为李白。以下是对每句话的逐词解释:
- 题永石屏 - 在永州(今属中国湖南省)的一块岩石上题写诗作。
- 琅玕三尺重南金 - “琅玕”是一种美玉,这里比喻珍贵的石头。“三尺”可能是指这块石材的长度或宽度,“重南金”意指这块石材非常珍贵,如同南方的黄金。
- 风韵仍同绿绮琴 - “风韵”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气质、风度或者艺术的风格等;“绿绮琴”是古代名琴之一,常用来象征优美的音乐和高尚的情操。这句诗表达的是这块石材与美好的艺术品一样,有着高雅的气质。
- 胸次便如斯壁立 - “胸次”指的是胸怀、内心;“壁立”则形容坚硬、稳固,如同山壁一样屹立不动。这里的比喻意在赞美这块石材的质地坚硬,就像山壁一样不可动摇,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 千年不受一尘侵 - “千年”表示很长的时间;“一尘侵”意味着被尘埃所污染。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件文物的珍视之情,它历经千年仍然保持其原始的美丽,不会被尘埃所玷污。
下面是完整的翻译:
《题永石屏》
琅玕三尺重南金,风韵仍同绿绮琴。
胸次便如斯壁立,千年不受一尘侵。
注释:
- 琅玕(láng gān):一种宝石,比喻珍贵的石头。
- 三尺:长度单位,约等于今天的30厘米。
- 重南金:珍贵得如同南方的金子一般。
- 风韵:这里用来形容人的风采、气质。
- 绿绮琴:一种名琴,以绿色为底,上面镶嵌着玉石,象征着高雅的品味。
- 胸次:这里指胸怀、心胸、气度。
- 千年:时间长久到难以计算的程度。
- 一尘侵:被尘埃污染。
赏析:
此诗通过对一块名为“永石屏”的天然石材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其独特价值和不朽品质的赞赏。首句中的“琅玕三尺重南金”,通过对比玉石与黄金,强调了石材的珍贵和稀有。第二句“风韵仍同绿绮琴”,则将石材比作一件精美的乐器,赞美其优雅的音色和高超的技艺。第三句“胸次便如斯壁立”,表达了诗人对石材坚韧不拔品质的赞美,如同山壁一样坚定地站立着,不受外界干扰。最后一句“千年不受一尘侵”,再次强调了石材的纯净和永恒不变,即便在漫长的岁月中依然保持着它的美丽和洁净。整首诗洋溢着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文化价值的尊重,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