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横枝千万条,可怜烘日欲冰消。
谁知寂寞临溪壑,却解和羹荐庙朝。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解读诗句,体会其表达的情感;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和注释,理解诗人的情感;最后分析诗句运用的手法,体会其表现作用,并注意赏析要全面。

“回头”二字,点明观梅的时间与角度,是回望中所见;而“横枝千万条”,则写出了梅树的繁茂、挺拔,也暗示出诗人在赏梅时心境的开朗、豪放。“可怜烘日欲冰消”一句,是写冬日梅花盛开的景象。冬梅盛开,寒香袭人,使人顿觉“烘日欲冰消”。此句以反衬手法突出梅花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品格。

第二句写梅花的开放时间。梅花开于寒冬腊月,此时正值初春,故有“可怜烘日欲冰消”之语。梅花不惧严寒,独自开于寒冬腊月,这是何等的坚强啊!

第三句承前两句而来,言虽为梅花所感,但诗人并不为之动情,反而觉得它过于寂寞。这里,诗人巧妙地用了一个典故:“谁知寂寞临溪壑”,意谓梅花虽美,但却无人欣赏。诗人在这里借梅花之口道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梅花虽好,但无人赏识。这是诗人对梅花的一种赞美和肯定。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质的敬仰之情。

第四句写梅花的用途。此处,诗人将梅花比作“和羹”之物,意谓梅花可用来调和五味,使饭菜更加美味可口。这里的“和羹”并非实指食用之羹,而是比喻梅花能调和人间的纷争、矛盾,使社会和谐稳定的意思。

【答案】

游云台寺观梅

回首横枝千万条,可怜烘日欲冰消。

谁知寂寞临溪壑,却解和羹荐庙朝。

译文:

只见梅花枝条纵横交错,千万条枝丫犹如无数根巨龙腾空而起。梅花盛开,香气四溢,仿佛太阳都快要被消融了。梅花虽然孤寂,但它却在幽静的溪边默默地开放,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芳香。梅花就像和羹一样,能够调和世间的纷扰和矛盾,为社会带来和谐稳定的氛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