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智纷纷总一丘,身心役役谩多忧。
山林未必胜城市,触处能欢即自由。
【注释】
偶题:偶然的诗题。愚、智:指人,也指事物。纷纷:杂乱的样子。总一丘:指归隐。身心役役:指心身俱疲。谩:空,徒然。山林:指隐居的地方。未必:不一定。胜:超过。触处:处处。能欢:能感到快乐。即:便,就。自由:不受拘束。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以“愚”与“智”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理想的思考。
首句“愚智纷纷总一丘”,用“愚”与“智”相对举,表明作者对世间万物的看法。他认为无论聪明还是愚蠢,最终都归于一丘之土,即人生的归宿。这是一种深刻的哲理,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人生态度。
次句“身心役役谩多忧”,进一步展开对人生的态度。这里的“身心役役”是指人的心身都被束缚,无法摆脱世俗的纷扰。而“谩”则表示徒劳无功,徒增烦恼。因此,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休止忧虑的感慨。
第三句“山林未必胜城市”,转折到对自然与城市的比较。诗人认为虽然山林环境优美,但并不一定比城市优越。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城市的发展速度和便利程度往往超过了自然环境。这一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尾句“触处能欢即自由”,是全诗的总结。诗人认为只要能够感受到快乐,那么他就是自由的。这里的“自由”不仅仅指物质上的自由,更是指心灵的自由和精神上的满足。这种自由观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真谛的追求和探索。
这首诗通过描绘人生的种种烦恼和困惑,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真谛的思考和追求。它以哲理性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