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中流水云门乐,崖上寒莎伏帝裳。
觌面突高三百尺,拟将金薤托琳琅。

延平,即福建省南平市。凤山在南平市区,因山形似凤凰而得名。洞中流水、云门乐指洞中有水,有石刻的“流云”、“云门”等图案,是古代帝王祭祀时使用的乐器。崖上寒莎伏帝裳指山壁上有霜打过的痕迹,像皇帝身上的衣裳。觌面突高三百尺,拟将金薤托琳琅指山势突兀,高达三百尺,如同将金色的薤叶托在琳琅的玉器上。

注释:

①延平:地名。在今福建南平。凤山:山名。

②洞中流水:指山洞内有流水声。云门乐:指山洞中有石刻的图画,形状象音乐中的云门乐。

③崖上寒莎:指山壁上长满了被寒风吹过的莎草。伏帝裳:像皇帝穿的衣裳。

④觌面突高三百尺:面对面地突出来,高达三百尺。突:突出。

⑤拟将金薤托琳琅:想拿黄金做成的薤叶,托起美玉般的石头。金薤:黄金制的薤叶。琳琅:美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巍峨雄伟的山峰。它高耸入云,山势陡峭,直冲天际,令人敬畏。山上有潺潺流淌的溪流,还有精美的石刻图案,宛如古代帝王祭祀时的乐器。而最令人惊叹的是那悬崖上的寒莎,仿佛是皇帝穿着华丽的衣裳,傲然挺立。最后,诗人想象着自己站在山顶,伸手就能触及到那高耸入云的山峰,仿佛要将黄金做成的薤叶,托起美玉般的石头。这首诗通过对凤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