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渴想玉堂红,六月都随一夜风。
却忆去年当此际,一时台府馈筠笼。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回忆去年六月三日的风雨,当时蔡忠惠家玉堂红被洗得干干净净,因此怀念去年三山帅宪各致馈。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清新隽永,是一首难得的好诗。

其一

注释:

①六月三日大风雨:指六月三日的大风大雨。

②玉堂红:指蔡襄家所养的一笼红鲤鱼。蔡襄(1012-1067年),北宋书法家、官员。字君谟,福建南安人。历任知制诰、翰林学士、三司使等。工书法,尤擅行楷。《宋史》称其“善笔札,工于翰墨。真草篆隶各臻其妙。尤工正书,结体严整,世称‘小王’”。

③都随一夜风:指一夜之间,玉堂红被洗得干干净净。

④忆去年三山帅宪:指去年六月三日。三山,福州府治所在,为宋代三处地方官署所在地。帅,统兵之官。宪,御史之官。此指当时担任地方长官的人。宪,监察之官。

译文:

六月三日的大风雨把蔡襄家的一笼红鲤鱼全都洗掉了。

我怀念去年六月三日,当时的三山帅宪都送来了鱼,现在想来都十分感慨。

其二

注释:

①台府:指福州府。

译文:

三年来一直渴望着玉堂红,今年六月都随着一夜风去了。

却想起了去年这个时候,当时当权的三山帅宪都送了鱼给我。

赏析:

首联两句,诗人以时间顺序交代了题中所咏之事。“渴想”二字写出诗人对玉堂红的喜爱和渴望;“三山”指福州三山,“帅宪”是指福州的军政首脑,即福州知府。诗人通过“渴想”一词表现出自己对玉堂红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年曾得到过玉堂红馈赠的帅宪们深深的思念之情。

颔联两句,写诗人回忆去年的事情。“却忆”说明诗人此时在回想去年的情景,“一时台府馈筠笼”一句表明当时帅宪们送鱼的场面,同时用“一时”一词,表现了时光的飞逝。

尾联两句,诗人以“却”字收束上文,由追忆往昔转向眼前的现实。诗人通过“却忆”这一转折词,突出了自己对过去帅宪们馈赠的深厚情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帅宪们深厚的感激之意。

本诗通过对玉堂红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过去帅宪们馈赠的感激之情和对美好往事的回忆之意。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是一首难得的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