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则有王,桐城则有孟。
王酝清而淳,孟盎和而劲。
一酌适我情,再酌养我性。
充腹皆阳和,阴慝不得并。
或隔千里遥,或馀百里径。
水陆有远近,非好遂无胫。
苟不遇益友,吾瓶讵能罄。
谢建阳宰刘潜夫寄酒
谢氏的酒,有王氏酿制的清醇;孟氏的酒,有孟氏酿造的浓烈。
王家的酒酿得清而淳,孟家的酒酿得盎而劲。
一酌这酒正合我心意,再酌这酒能养生性灵。
喝了这酒身体暖洋洋,邪念杂念不能侵。
有时相隔千里远,有时只隔百里路。
水路陆路距离不同,非好的朋友不能到。
如果没有益友相助,我的瓶子哪能盛满?
【注释】:
谢:指人名。
刘潜夫:人名。
建阳:地名,在今安徽宣城一带。
有:动词,存在的意思。
王酝清而淳:王家酿酒清纯。
孟盎和而劲:孟家酿酒浓烈。
酌:饮酒。
适:符合,适合。
养:保养,养护。
充腹:充满腹中。
阳和:温暖的阳光和气。
阴慝(tè):阴险邪恶。
非:不是,表否定。
益友:益友,对朋友有益者。
罄:尽,竭尽。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酒为题,借酒赞人,抒发了友情的美好与珍贵。
首联两句总写两种美酒的特点:王家的酒酿得清而淳,孟家的酒酿得盎而劲。王、孟都是当时的名酒,王家是“建阳则有王”,孟家是“桐城则有孟”。
颔联两句进一步赞美这种美酒,说喝一酌这酒正合我心意,再酌这酒能养生性灵。王、孟两家的美酒各有所长:王家的酒酿得清淡而纯正,孟家的酒酿得浓厚而强劲,都各有特色。
颈联两句写这两种酒的益处:喝了这酒身体暖洋洋,邪念杂念不能侵。这里用了一个典故:西汉时期,刘邦曾请樊哙喝酒,樊哙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喝高了之后还唱歌自娱,刘邦问他:“你喝酒了吗?”樊哙回答说:“还没有。”刘邦说:“赐你一只猪腿。”樊哙接过猪腿就吃了起来。后来刘邦平定天下之后,封赏功臣,樊哙被封为舞阳侯,他曾经对人说:“我跟皇帝出猎的时候,皇帝拿剑击地,我拔剑起舞,是因为皇上赐给我猪腿的缘故。”这里的樊哙就是樊哙的代称。李白借用这个典故来写王、孟两家的美酒,说喝了这美酒能使人感到暖和,使邪念杂念不能侵入人的身心。这两句诗不仅说明了王、孟两家美酒的好处,也写出了自己的感受。
尾联两句写朋友的重要性:如果没有益友相助,我的瓶子哪能盛满?益友是指对自己有帮助的朋友。李白在这里强调了朋友的重要性,说如果没有益友相助,自己的酒量就会很快喝完。这也是对前文所写两种美酒好处的总结。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咏酒来表达对朋友的喜爱和珍视。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富有诗意,值得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