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如春盎,连朝未有霜。
数蝉嘶老木,一鸟渡寒塘。
风竹写晴影,水花临晓妆。
静中观物化,此意等羲黄。

诗句释义:

  1. 天气如春盎 - “如”比喻,“盎”是盛满水的大罐子,此处形容天空像装满了水的罐子一样晴朗。
  2. 连朝未有霜 - 整个早晨都没下霜,说明天气异常温暖,没有寒冷的迹象。
  3. 数蝉嘶老木 - “数”(多次)和“嘶”(声音)描述蝉在不停地叫唤,而“老木”则指的是枯树,表达了一种时间流逝的感觉。
  4. 一鸟渡寒塘 - 一只鸟儿飞过冷清的池塘,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画面。
  5. 风竹写晴影 - “写”表示显现,风中的竹子投射出晴朗天空的影子。
  6. 水花临晓妆 - 水面上泛起的水花如同清晨化妆的样子,增添了一份生动和美丽。
  7. 静中观物化 - 在平静的环境中观察万物的变化,体现了对自然规律深刻洞察的能力。
  8. 此意等羲黄 - “等”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相似或类似,“羲黄”指古代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暗喻作者通过观察和领悟自然界的现象,获得了某种启示或智慧。

译文:

天空明亮如同装满水的罐子,整个早晨都没有霜冻的迹象,只有蝉鸣不断在老树上回荡着。一只鸟儿掠过寒冷的池塘,水面上的水花仿佛是在迎接清晨的妆容。风吹动竹子投下了明亮的影子,水面上泛起的水花犹如晨曦中精心梳妆的模样。在宁静的环境中,观察万物的变化,这种能力使人与天地之间产生了共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观察自然的敏锐眼光和深刻的感悟。首两句“天气如春盎,连朝未有霜”通过“如春盎”这一形象的比喻,传达出天空晴朗、温暖无霜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接着,“数蝉嘶老木”,通过反复强调蝉声和老树的形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坚韧。第三句“一鸟渡寒塘”,则用简洁有力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自然界中的生生不息。

接下来的四句诗中,“风竹写晴影”,“水花临晓妆”,都运用了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既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也寓含了对生命和自然的赞美。最后两句“静中观物化”,“此意等羲黄”,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主题,表达了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达到了与天地共鸣的境界,获得了某种超越时空的智慧和启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还抒发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和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