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虽不武,纵靶洛阳桥。
本是士行志,非因贫折腰。
天风吹劫火,国事付回潮。
待尽山深处,汗颜猿鹤邀。

俞荪墅

我虽不才武,纵射洛阳桥。

本是士行志,非因贫折腰。

天风吹劫火,国事付回潮。

待尽山深处,汗颜猿鹤邀。

注释与赏析:

  1. 我才虽不武,纵靶洛阳桥。
  • “我才”指自己的才能或资质,这里表示自己的能力有限。
  • “虽不武”表示虽有才能但未能发挥。
  • “纵靶”是射击的意思,用在这里形容虽然有能力却未被重用。
  • “洛阳桥”是古代的一个著名桥梁,这里可能比喻某种困境或机会。
  1. 本是士行志,非因贫折腰。
  • “士行志”指的是有抱负、有理想的士人。
  • “非因贫折腰”表示并不是因为贫穷而放弃理想。
  • 这里的“折腰”意味着屈服或放弃自己的原则和理想。
  1. 天风吹劫火,国事付回潮。
  • “劫火”指乱世或动乱的局势。
  • “国事”指国家大事或政治事务。
  • “回潮”在这里可能是指政治形势的变化或回归。
  • 这里表达了一种对动荡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政治变化的关注。
  1. 待尽山深处,汗颜猿鹤邀。
  • “山深处”指偏远或隐秘的地方。
  • “汗颜”意味着感到羞愧或尴尬。
  • “猿鹤邀”可能是一种比喻,暗示在困难的环境中仍能保持尊严和节操,不被困难所屈服。
  •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追求,坚持原则和理想,即使在艰苦环境中也不轻易放弃的决心。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个人的处境和内心感受,反映了作者在动荡时局下的思考和态度。首句点明自身条件有限,第二句表明并非因贫困而失去理想。第三句表达了对动荡时局的担忧以及对国事变化的期待。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困扰,坚守原则的决心和勇气。整首诗体现了作者的坚韧精神和高尚品质,以及对国家和社会未来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