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尘方暗,田园事岂差。
营巢难老鹤,谋啄拙饥鸦。
时有诗题壁,多因病在家。
学仙非骨相,枉是住丹霞。

俞荪墅,即明代诗人俞彦,字文卿,号荪墅,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的作品有《野兴集》等。

道路尘方暗,田园事岂差。
译文:道路上尘土飞扬,田园生活并不完美。
注释:尘方暗 - 道路上的尘土正被风扬起;田园事 - 田园生活中的琐事和烦恼;岂 - 哪里、如何。
赏析: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然而后两句却揭示了其中的不完美和困扰。诗人用“道路尘方暗”来形容道路上的尘土飞扬,暗示了乡村生活的艰辛和无奈;“田园事岂差”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中琐事和烦恼的不满,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营巢难老鹤,谋啄拙饥鸦。
译文:筑巢不易,但老鹰也难以觅得栖息之地;乌鸦虽聪明,却常常被啄伤。
注释:营巢-筑巢,比喻隐居生活;老鹤-长寿的老鹰;拙-笨拙,表示乌鸦虽然聪明,但却经常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栖息地而受伤;饥鸦-指那些没有找到合适栖息地的乌鸦。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来表达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无奈和困惑。老鹰作为象征,代表了高远的理想和追求;而乌鸦则代表了那些在现实中挣扎求生的人。通过对比两种生物的生活状态,诗人传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时有诗题壁,多因病在家。
译文:时常有诗句挂在墙上,因为我身体不好,常生病在家。
注释:时有诗题壁 - 时常有诗句挂在墙上;时,时不时,偶尔的意思;病 - 病,疾病;在家 - 在家中。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身体状况。由于身体不佳,诗人无法像其他文人一样四处游历、吟诗作赋,只能在家中静养。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珍视和怀念之情。

学仙非骨相,枉是住丹霞。
译文:学习修仙不是靠天生的好体质,白白居住在丹霞山上也是徒劳。
注释:学仙-学习修仙,成为仙人;骨相-天生的好体质;枉-白白;丹霞-指美丽的山石,这里借指隐居的地方。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修仙的疑惑和反思。他认为学习修仙并不是依靠天生的好体质,而是需要修炼身心、积累功德才能成仙。同时,他也认为白白居住在丹霞山上也是一种浪费和遗憾,因为他并没有找到真正的修身养性的方法和机会。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修仙的质疑和思考,也体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珍视和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