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年少出门,信步过冬暄。
黄叶问梅路,青烟芟麦村。
危时一自适,造物万相□。
试与松风约,尚堪来几番。

【注释】

净慈寺:在杭州灵隐山麓,是著名古刹,有“江南名刹”之称。游净慈道中:指游览净慈寺时。

衰少:年纪轻,年少。信步:随意步行。冬暄:冬日阳光和煦。

黄叶:泛指秋天的树叶。

问梅路:指问梅之路。

青烟:青烟袅袅升起,形容炊烟。芟(shān)麦村:清除麦茬后的村庄。

危时:困境之时。自适:自然适宜。造物:造化、自然。

万相:各种现象。□:同“仿”。

松风约:以松树为伴。来几番:几次。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在游净慈寺途中写下的一首记游诗,全篇写景状物,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情趣。

首联:“衰年少出门,信步过冬暄。”

首句“衰年少出门”,开门见山表明作者年幼,且已外出,但语气不卑不亢,颇有少年老成之态。次句“信步过冬暄”,点明出游时间是深秋初冬,此时正是天气最寒冷的时候,所以用“信步”二字写出了游人的轻松自如;“冬暄”则写出了此时的气温,给人以温暖之感,与下文所描写的“春光明媚”形成鲜明对比。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游人出游的时间、地点,而且写出了游人的心情——轻松、自在。

颔联:“黄叶问梅路,青烟芟麦村。”

这两句诗描写的是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黄叶问梅路”一句,既写出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色,又暗含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青烟芟麦村”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看到的农村景象。“芟”字用得非常传神,写出了农民正在割麦子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此行的目的——为了寻找家乡的美景。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诗人旅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色,更写出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种思念之情,贯穿了整首诗的始终。

颈联:“危时一自适,造物万相□。”

这两句诗描写的是诗人在旅途中所经历的困难和挫折。“危时一自适”一句,既写出了诗人在旅途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挫折,又表现出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从容和淡定。“造物万相□”一句,则是诗人对于这些困难的感慨和领悟。这里的“□”字,既有“适应”的意思,也有“感悟”的意思。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所经历的困难和挫折,也表达了他对这些困难的感悟和领悟。这种感悟和领悟,使得这首诗更加富有哲理性和深度。

尾联:“试与松风约,尚堪来几番。”

最后两句诗是诗人在旅途中所做出的一个承诺:他将再次来到这里,与这里的松树为伴。这里的“松风约”既是诗人对这里的景色的描述,也是他对这里的情怀的抒发。而“尚堪来几番”则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地方的喜爱和不舍之情。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诗意和浪漫色彩。

这首诗通过对游净慈寺途中所见所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少年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感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情趣和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