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第三日,又来游梵林。
醉言惊俗耳,贫趣契僧心。
犬吠落红外,鸟啼空翠阴。
一年最佳处,分付老龄吟。
注释:
同离孙童蒙游净慈 :离开孙儿,与童蒙一起去游净慈寺。
三月第三日,又来游梵林 :在春天的第三个日子里,再次来到游梵林游玩。
醉言惊俗耳,贫趣契僧心 :酒后的话惊扰了世俗之人的耳朵,穷困的心境契合了僧人的心灵。
犬吠落红外,鸟啼空翠阴 :狗叫声从远处传来,鸟儿啼叫在空旷的绿色树荫中。
一年最佳处,分付老龄吟 :这里是最好的地方,我把它作为老去岁月的吟咏之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净慈寺的一次游览经历的记述。诗的开头,作者表达了自己与童蒙共游净慈寺的快乐心情。在“三月三日”这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他们来到了游梵林这个地方。这里的景色优美,令人流连忘返。然而,诗人并没有沉醉其中,反而感到自己的贫困之身与这里的景色格格不入。因此,他在酒后的言辞中流露出了对世俗之人的不满和对自己贫穷境遇的感慨。
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林美景。他听到远处传来的狗吠声,看到鸟儿在树荫中啼鸣,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安宁。这些景象让诗人想起了自己与孙儿一同游历的经历,也让他想到了自己与世隔绝、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
诗人以“一年最佳处,分付老龄吟”结束了全诗。他认为这个景区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次旅行,也是他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他希望将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分享给更多的人,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这个美好的地方的魅力。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像这个景区一样,成为一个让人敬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