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从来不径由,穷崖今却伴猿愁。
栖栖宇内知师孔,吃吃人闲爱说侯。
昨夜撞钟搜句到,他年笼壁把名留。
崆峒麦熟关时事,此意还曾入咏不。

【注释】

1.四次寄意:指作者多次向别人表示自己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忧虑。

2.正大从来不径由:正直而伟大的人从来不会轻率地做出决定。

3.穷崖今却伴猿愁:在悬崖边上,却有猿猴的哀鸣,表达出世态的荒凉、人事的艰险。

4.栖栖宇内知师孔:在宇宙间奔波忙碌,了解孔子的道理。

5.吃吃人闲爱说侯:在闲暇之余喜欢谈论封侯拜将。

6.昨夜撞钟搜句到:昨日夜里敲钟寻找诗句。

7.他年笼壁把名留:将来能被朝廷所重视,留下美名。

8.崆峒麦熟关时事,此意还曾入咏不:崆峒(地名,在今甘肃平凉)麦子成熟了与国家大事有关,我这种心情曾经被诗人写入诗篇,但未被采纳。

【赏析】

这首七绝是诗人晚年的代表作,反映了诗人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的情怀。

首联写诗人自视清高,不愿轻易表态,“正大”二字表明了诗人为人坦荡,光明磊落;“从来”,说明这是诗人一贯的态度,并非一时之变。“径由”,直截了当地行事。“穷崖”,山边峭壁,此处借以比喻世路艰难。“今却”,现在却。“伴”,相随。“猿愁”,猿啼哀伤,这里指世途的艰辛。

颔联承上启下,从自身处境转入社会现实,表现诗人关注国事的心情。“栖栖”一词写出诗人在社会上奔波忙碌的状态,“栖栖”也即“栖栖遑遑”,形容四处奔走,非常辛苦。“师孔”一句暗指孔子,孔子是当时社会的楷模,诗人以孔子为榜样,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人闲”二句,言谈之中流露出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人闲”即闲居,“侯”指封侯拜将。诗人想通过科举考试得到官职,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

颈联两句写诗人的抱负与现实的差距很大,难以实现。“昨夜”两句写诗人苦思冥想的情景。诗人整夜不停地敲打着木钟,以求得灵感,创作出好诗佳句。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统治者的青睐,从而得到提拔重用。“笼壁”一句写诗人对朝廷的关注。诗人希望朝廷能够重视自己的作品,使自己的名字流传千古。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忧虑,以及对自己能否得到赏识的渴望。

尾联两句写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崆峒麦熟”一句既写出了崆峒地区地理环境的特点,又暗示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关时事”即关系到国家大事,这里指诗人的作品是否能够反映国家的现实问题。“此意”一句表明诗人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了自信,相信自己的作品一定会被后世传颂。但是,最后一句“曾入咏不”却流露出诗人的无奈和遗憾。这一句说明诗人的作品虽然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但是却没有被采纳或认可,这无疑是一种失落和悲哀。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忧虑,以及对自己是否能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渴望。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