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翻飞信有由,相逢莫学楚囚愁。
人方椎髻说苏子,天把布衣存武侯。
世变古今张与翕,人心造化去中留。
云南高处应看透,许得溪翁入坐不。
诗的原文:
河海翻飞信有由,相逢莫学楚囚愁。
人方椎髻说苏子,天把布衣存武侯。
世变古今张与翕,人心造化去中留。
云南高处应看透,许得溪翁入坐不。
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赏析:
诗句释义
- 河海翻飞信有由
- 河海翻飞:形容江河湖海翻腾流动的自然景象。
- 信有由:确实存在某种原因或道理。
- 结合理解:诗人通过描述河海翻飞的景象,隐喻人生或世事变幻无常,总有其内在的道理或必然性。
- 相逢莫学楚囚愁
- 相逢:指遇到某事或某人。
- 莫学:不要模仿。
- 楚囚愁:楚国被围困的囚犯,形容困境中的忧愁。
- 结合理解:诗人劝诫人们遇到困难时,不应陷入悲伤和忧愁中,而应保持乐观态度。
- 人方椎髻说苏子
- 方:正。
- 椎髻:古代的一种简易发式。
- 说苏子:谈论苏轼(苏子即苏轼),苏轼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 结合理解:诗人鼓励人们在困境中,要像苏轼那样保持豁达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 天把布衣存武侯
- 天:上天或自然。
- 布衣:平民百姓的穿着。
- 存:保留或保存。
- 武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尊称。
- 结合理解:诗人表达对自然和历史的尊重,认为在逆境中,仍能保留一份坚韧与执着。
- 世变古今张与翕
- 世变:世界在不断变化。
- 古今:过去和现在。
- 张与翕:张和翕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指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
- 结合理解:诗人感叹世间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之中,提醒人们要适应环境的变化,保持心态的稳定。
- 人心造化去中留
- 心:内心。
- 造化:宇宙万物的生成变化。
- 去中留:去掉内心的浮躁,留下平和的心态。
- 结合理解:诗人强调,面对世间的变化,我们应该以平静的心态去应对,不被外界纷扰影响内心。
- 云南高处应看透
- 云南:地名,可能指的是云南大理或其他相关地区。
- 高处:比喻高远之处。
- 应看透:应该看透事情的本质或真相。
- 结合理解:诗人建议在高处或从长远角度看待问题,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 许得溪翁入坐不
- 溪翁:可能指的是隐居山林的隐士。
- 入坐不:允许他进来坐着吗?
- 结合理解:诗人希望与隐士共坐论道,共同探讨人生的真谛或寻找心灵的慰藉。
翻译与赏析
《次韵内兄舒通叟太博寓云南僧舍》是陈著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面对人生多变、世事难料时的态度和哲学观。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也有对人生态度的积极倡导。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观察,提出了“信有由”的观点,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其存在的道理。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在困境中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不被眼前的困境所困扰。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观察,更是一次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探索。它让我们明白,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保持一颗平静、豁达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