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危迹感秋蓬,万事都归马耳风。
百五节为春好处,两三年在乱离中。
溅花难禁少陵泪,缚柳休辞韩子穷。
最是残镫风雨夜,杜鹃声里梦西东。
【注释】
- 老来:年老时。危迹:艰险的踪迹。感秋蓬:喻指年老体衰,像秋天的蓬草一样容易凋零。
- 万事:所有的一切。都归:皆归。马耳风:指《老子》中所说的“听之不闻名曰希”,即听而不闻。比喻对世事漠不关心。
- 百五节:古代历法中以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百五节,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也指岁末时节。春好处:春天最美好的时光。乱离:动乱。
- 溅花难禁少陵泪:少陵是杜甫的字。杜甫曾因写诗而流泪,这里用“溅花”形容泪珠洒落的样子。
- 缚柳休辞韩子穷:韩子,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曾任宰相。杜甫曾说:“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意思是文章憎恶命运的安排,而鬼神却喜欢人们过于执着于某种追求。这里用“缚柳”来形容执着于仕途的艰难。
- 残灯风雨夜:残灯,指夜晚时分点着的灯光已经熄灭了。风雨夜,指天气恶劣的夜晚。杜鹃声里梦西东:杜鹃,一种鸟类,叫声凄厉。这里借指杜鹃啼鸣声中的悲凉之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晚年所作,感慨岁月流逝,人生无常。全诗通过描绘四季景色和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首句“老来危迹感秋蓬,万事都归马耳风。”表达了诗人对年老体衰的感慨,如同秋风中的飘蓬,随时可能凋零。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淡漠的态度,如《老子》所说“听之不闻名曰希”,即听到而不知其名,表示对世事的不在意。
诗人转入对四季景象的描绘,“百五节为春好处,两三年在乱离中。”百五节,指的是冬至后的第三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而春天则是最好的季节,象征着希望和生机。但诗人却在动荡不安的年代中度过,这种对比更突出了诗人心中的无奈和痛苦。
第三句“溅花难禁少陵泪,缚柳休辞韩子穷。”则是对杜甫和韩愈两位文人的赞美和怀念。杜甫曾因写诗而流泪,而韩愈则因为执着于仕途而困顿。诗人用“溅花”来形容泪珠洒落的样子,而“缚柳”则形容执着于仕途的艰难。这些描述都体现了诗人对这两位文人深深的敬仰之情。
最后一句“最是残灯风雨夜,杜鹃声里梦西东。”是整首诗的总结。残灯风雨夜,暗喻诗人在艰苦的环境中挣扎求存;杜鹃声里梦西东,则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通过描绘四季景色和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