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携儿寄小轩,儿今何在小轩存。
唤爹若有褰裳语,恋母犹多泪席痕。
两树桃花飞痛血,一山松影护游魂。
销凝良久忽如见,我与同归家处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注释和标题等,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这首诗是作者在回忆自己与朝儿的往事。第一句“忆昨携儿寄小轩”,诗人回忆起自己曾带着朝儿来到自己的住所,也就是寄居在小轩。第二句“儿今何在小轩存”,朝儿如今在哪里呢?小轩还在吗?诗人对此感到茫然,心中不免有些惆怅。第三句“唤爹若有褰裳语”,如果此时能见到父亲,他可能会像过去那样,一边撩起衣裳一边呼唤孩子的名字。第四句“恋母犹多泪席痕”写出了母亲对朝儿的思念,她为朝儿留下的泪水的痕迹还留在席子上。第五句“两树桃花飞痛血,一山松影护游魂”写出了诗人想象中的情景:两棵树上的桃花飘落下来,就像红色的血一样;而山中的松树则像是守护着孩子的魂魄一般。第六句“销凝良久忽如见,我与同归家处村”诗人在深深的思念中,终于见到了朝儿,于是便与他一同离开了这个地方回到了家乡。

【答案】

忆昨携儿寄小轩,儿今何在小轩存。

唤爹若有褰裳语,恋母犹多泪席痕。

两树桃花飞痛血,一山松影护游魂。

销凝良久忽如见,我与同归家处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