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知我岁寒情,十里移来老眼醒。
凿破苍苔方丈地,种为门户四时青。
春寒亦自雪霜意,世变从他风雨腥。
牢立本根须畅茂,不施巧结看真形。

【诗句释义】

山人知道我在寒冬时节种下桧树的心意,特地用十里路远的时间将它移栽到这里。它刚被栽植到门前,就使老人的眼睛重新明亮起来。我亲手凿破苔藓覆盖的地面,为它挖出了一块方形的土块,种下了桧树,使它四季都郁郁葱葱。

虽然春天寒冷,但依然能见到雪花和霜花;世事变化无常,风雨腥臭,但它仍顽强生长。我坚守着它的本根,让它长得茂盛繁茂。我不施巧计,只让它自然地生长,就能看到它的真实面目了。

【译文】

山人知道我在寒冬时节种下桧树的心意,特地用十里路远的时间将它移栽到这里。它刚被栽植到门前,就使老人的眼睛重新明亮起来。我亲手凿破苔藓覆盖的地面,为它挖出了一块方形的土块,种下了桧树,使它四季都郁郁葱葱。

虽然春天寒冷,但依然能见到雪花和霜花;世事变化无常,风雨腥臭,但它仍顽强生长。我坚守着它的本根,让它长得茂盛繁茂。我不施巧计,只让它自然地生长,就能看到它的真实面目了。

【赏析】

“山人知我岁寒情,十里移来老眼醒。” 山人的了解是那么深刻,他不仅了解我的岁寒情怀,还亲自从百里之外赶来给我种下这棵桧树。桧木在严寒的季节里长势喜人,一到春天,满树嫩绿,令人心旷神怡。诗人用“移”字表现了山人的远道而来和对朋友的深情厚谊。这句诗中,诗人用山人的“知”字概括了自己的内心感受,用“老眼”二字写出了自己年事已高、视力渐衰的境况。然而,桧木的到来让诗人感到惊喜,他的老眼似乎也因此而恢复了活力,焕发出生机。

“凿破苍苔方丈地,种为门户四时青。” 诗人亲手铲除了苔藓覆盖的地面,给桧木挖出了一个方形的土块。桧木的根系深扎于地下,能够经受住风沙的侵袭。它作为门扉的一部分,将四季翠绿。这里诗人运用了“方丈地”、“四时青”等词语,描绘了桧木坚韧不拔的品质。桧木扎根于地下,不畏风雪侵袭,四季常青。它成为了诗人的屏障,抵御住了外界的侵扰。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桧木的喜爱和珍视之情。

“春寒亦自雪霜意,世变从他风雨腥。” 尽管春天寒意依旧,但桧木仍然能够承受住雪霜的侵袭。世间的变化无常,风雨腥臭,但它仍坚强地生存下来。桧木的生长过程充满了挑战和艰辛。它不仅要抵抗春寒的侵袭,还要抵御风雨的腥臭。然而,它并没有屈服于这些困难,而是勇敢地面对并茁壮成长。这句诗中的“亦自”、“从他”两个字表达了诗人对桧木的赞叹和赞美之情。他看到了桧木的坚韧和不屈,感受到了它在风雨中挺立的姿态。

“牢立本根须畅茂,不施巧结看真形。” 桧木的根牢牢地固定在土壤中,它的枝干也显得十分茂盛。它不需要任何华丽的装饰和技巧,只需要坚持自己的本色和特点。这里的“本根”指的是桧木的根部,“真形”则是指桧木的真实姿态。诗人认为桧木应该坚持自己的本色,不需要依赖华丽的外表和技巧来吸引人的目光。只有真正具有内在品质和特点的事物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赞赏。这句诗中的“牢立”、“畅茂”等词语强调了桧木的自然美和生命力。它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雕琢,却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桧木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坚韧不拔的品质的向往和追求。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像桧木一样,拥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能够勇敢地应对和克服。同时,他也提醒人们不要过于追求外在的华丽和技巧,而应该注重内心的充实和提升。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真挚的情感感动了读者们的心灵,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