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风光又一年,君家无酒坐无钱。
翠微虽负菊花约,安乐应甘饮米权。
举世方争沉醉境,谁人能顾独醒贤。
两从事□聊相谂,会取一般平淡天。
【注释】
①九月:指农历九月,即重阳节。②风光:指秋景。③君家:指你家里。④翠微:指山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⑤菊花约:指菊花宴的约定。⑥安乐:指安乐窝,即山林隐居之地。⑦两从事:指我和你。⑧会取一般平淡天:意思是说希望你们能保持平常心,享受平淡的生活。⑨“□”字原缺,据上下文补为“闲”。⑩淡:清淡、简朴。⑪天:指自然天。⑫贤:指有才能的人。⑬醉境:指沉迷于酒的境界。⑭顾:顾及。⑮两从事:指我和你。⑯聊:姑且、暂且。⑰淡天:指清淡的天空。⑱贤人:指有才德的人。⑲争:争斗。⑳独醒贤:指独自清醒有才德的人。㉑相谂:相互思念。
【译文】
重阳节到了,又一年过去了,你家里的菊花酒都没有了,你却没钱买。
尽管你负有与别人约定的菊花之约,但你却只能喝些粗茶淡饭。
世上的人们正在争着沉醉于酒的境界,谁还能顾得上清醒地思考呢?
我们暂且相思念片刻吧!希望我们能过上平淡而宁静的生活。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重阳节的菊花和酒来比喻朋友,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怀念之情。全诗语言平易,意境清雅,感情真挚,堪称佳作。
开头两句:“九月风光又一年,君家无酒坐无钱。”是写诗人送酒与好友元春兄的情景。九月是深秋季节,天气寒冷,菊花开得正盛,人们常常在这美好的季节里登高赏菊饮酒赋诗。诗人把重阳节比作一年中的第二个春天,并以此表达对友情的重视和珍爱。诗人知道,重阳节这一天,友人家中一定不会缺少酒,但自己却没有带酒去。诗人不说自己没有带酒,而是说“无酒”,这既是虚词,也是实词,因为诗人自己就是没有带酒去;诗人不说“君家无酒”,而是说“君家无钱”,因为诗人知道,没有钱,就买不起酒。这两句表面上似乎只是写了送酒的时间和原因,但实际是在写送别的背景。因为诗人要送酒给元春兄,就必须先送行,这就使送别的时间有了依据。
中间两句:“翠微虽负菊花约,安乐应甘饮米权。”是写诗人对朋友的安慰和勉励。重阳节时,山中多菊花,诗人用“翠微”来形容重阳节的景色,并借菊花之约来表示友情的深厚。诗人劝慰元春兄不要因为贫穷而自卑,只要能够安享清静自在的生活,就是幸福快乐了。“安乐应甘饮米权”一句,既表明了诗人自己的观点,也表达了诗人对元春兄的理解。
最后两句:“举世方争沉醉境,谁人能顾独醒贤。”是写诗人对世俗的看法和自己的态度。诗人认为世人都在沉迷于酒的境界之中而不知醒悟,只有自己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不受世俗的影响。诗人希望朋友能够像他一样,过上清淡而宁静的生活。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写得含蓄深远,耐人寻味。诗人通过送酒这一事件,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对世俗的超脱,对人生的理解,对自我价值的肯定等多重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