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茂堂中九日杯,今年无复寿兄来。
把萸空感同看会,插菊难教一笑开。
不使犬鸡当厄去,却闻鸿雁送声哀。
浮生忽忽何须感,荒草牛山戏马台。

【注释】

壬午: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九日: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修茂堂:诗人的别墅名。寿兄:指作者的哥哥。萸:茱萸,一种植物,古人在重阳日采其果实插在头上以辟邪恶。把萸:采摘茱萸。空感同看会:没有与朋友相会而只有感伤。插菊:插菊花。难教一笑开:难以使欢笑的表情出现。犬鸡:指门徒和仆人。厄去:厄运过去。鸿雁:指书信。送声哀:寄来令人悲伤的消息。浮生:飘浮的人生。忽忽:无拘无束。戏马台:在今山东临淄县。牛山:《战国策》载,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而思故都之乐,感慨悲歌,遂不食而死。后因以“牛山”为怀归之典。

【赏析】

这首诗是宋末词人周密所作,写他在壬午年的重阳节对往事的追忆。

开头两句写重阳节的宴饮情况。“重阳节”在阴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家家饮酒赏菊,这是古代的一种风俗习惯,也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怀的好时机。但周密却感到今年的重阳节缺少了往日的那种欢愉气氛,原因是他失去了哥哥周必大。周必大是当时南宋朝廷的重要人物,他的去世给周密带来了巨大的悲痛。因此,这两句诗表达了周密对亡兄的怀念之情。

“把萸空感同看会”一句,表达了周密在佳节之时,独对茱萸而无法畅饮痛饮、尽情欢乐的惆怅心情。他把茱萸插在头发上,以为能够驱邪避疫,保佑自己平安。然而,当他想到自己的兄弟已经逝世,不禁感叹人生无常,世事多艰。

第三句“插菊难教一笑开”,进一步描绘了周密心中的愁苦。他原本想通过插菊花来增添节日的气氛,但是,当看到菊花时,他却再也笑不出了。这是因为菊花代表的是菊花酒,而菊花酒则是用菊花酿制而成的,它象征着对亡兄的思念之情。所以,周密虽然想喝酒,但看到菊花却感到心酸。

第四句“不使犬鸡当厄去”,表达了周密对亡兄的悼念之意。他不能让那些门徒和仆人代替自己去承受生活的困苦和不幸,他们应该得到更多的关爱和照顾。这里的“厄”指的是厄运、困难。

最后一句“却闻鸿雁送声哀”,则表达了周密对亡兄的哀悼之情。他听说鸿雁飞过天空,发出了凄凉的鸣叫声,那是在为他兄长送行的声音。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周密内心的悲痛之情。

全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对重阳节的回忆,表达了周密对亡兄周必大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所经历的艰难岁月和内心的痛苦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