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正宜晴却又非,云顽未是放开时。
可曾路滑官移缓,但觉山寒农务迟。
风雨颠狂如醉汉,乾坤正大亦嬉儿。
阴阳自有人调燮,牢闭柴门只自规。

这首诗是苏轼在观晚春风雨后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和感悟。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次韵弟观晚春风雨 —— 这是一首七绝诗,“次韵”指的是模仿前人的诗作,“弟观晚春风雨”则是诗人的弟弟对晚春风雨的观察和感受。

天正宜晴却又非,云顽未是放开时 —— 这里描述了天气的变化,虽然天空应该晴朗,但此时却不是放晴的好时机。这里的关键词“天正宜晴”,暗示了天气变化无常,而“云顽未是放开时”则表达了作者对天气变化的无奈和困惑。

可曾路滑官移缓,但觉山寒农务迟 —— 这里提到了农民在寒冷天气下的农事活动受到了影响。关键词“路滑”、“官移缓”分别描述了道路湿滑和官员行动缓慢的情况,这反映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

风雨颠狂如醉汉,乾坤正大亦嬉儿 —— 这里通过比喻描绘了风雨的景象,将风雨比作醉汉,形象生动地表达了风雨的肆虐和混乱。同时,“乾坤正大亦嬉儿”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叹。

阴阳自有人调燮,牢闭柴门只自规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认为自然万物自有其规律和秩序,我们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生活。同时,“牢闭柴门只自规”则是作者的一种人生哲学,即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独立,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干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他通过对天气、风力等自然现象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规律和秩序的尊重。此外,诗人还通过自己的人生哲学,强调了保持内心平静和独立的重要性,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