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闲筑屋古西坡,小小规模净似磨。
两壁鼓钟来雪窦,四围松竹护云窝。
轩窗有趣高僧远,门户无遮俗客多。
我寄前林时一到,未知风月意云何。
避难雪窦之西坑游西麓庵山闲筑屋古西坡,小小规模净似磨。
两壁鼓钟来雪窦,四围松竹护云窝。
轩窗有趣高僧远,门户无遮俗客多。
我寄前林时一到,未知风月意云何。
注释:
避难雪窦之西坑游西麓庵:躲避雪窦寺的西边的坑,游览西麓庵。西麓庵是东晋高僧慧理所建的寺院,位于今江苏省常州市西北郊天宁寺附近。避难,即避世,隐居。
山闲筑屋古西坡,小规模净似磨。
两壁鼓钟来雪窦,四围松竹护云窝。
轩窗有趣高僧远,门户无遮俗客多。
我寄前林时一到,未知风月意云何。
注释:
山闲筑屋古西坡,小规模净似磨。
两壁鼓钟来雪窦,四围松竹护云窝。
轩窗有趣高僧远,门户无遮俗客多。
我寄前林时一到,未知风月意云何。
释义:
山闲筑屋古西坡,小规模干净像磨石。
两面墙壁响起钟声来自雪窦,周围被松树和竹子守护着云窝。
窗户里有趣的事情让高僧远望,门前没有遮挡让很多普通人来访。
我寄居在从前的树林中偶尔去一次,不知道这风景和月亮有什么意思。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回所作的《题惠明堂》。诗的前两句“山闲筑屋古西坡,小规模净似磨”描绘了一座古朴的小房子坐落在山间,环境清幽宁静。后两句“两壁鼓钟来雪窦,四围松竹护云窝”则描绘了寺庙的钟声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景象。第三联“轩窗有趣高僧远,门户无遮俗客多”,表达了作者对高僧远离世俗的向往之情。最后一句“我寄前林时一到,未知风月意云何”则是表达了一种对大自然的深深向往和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