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敲拄杖碧溪湾,得见霞城老则山。
对面相惊风鉴旧,论心不放雨镫闲。
浮生梦蚁凄凉外,春事啼鹃远近间。
幸有新诗相慰藉,忍攀垂柳送东还。

次韵吴山甫

谁敲拄杖碧溪湾,得见霞城老则山。

对面相惊风鉴旧,论心不放雨镫闲。

浮生梦蚁凄凉外,春事啼鹃远近间。

幸有新诗相慰藉,忍攀垂柳送东还。

注释:

谁敲拄杖碧溪湾:谁在敲打着拄杖在碧溪的湾边行走?

得见霞城老则山:有幸见到霞城的老则山。

对面相惊风鉴旧:面对面地相互惊讶,仿佛风中的镜子一样。

论心不放雨镫闲:谈心时不放过任何片刻的闲暇。

浮生梦蚁凄凉外:短暂的生命如同蚂蚁般渺小而凄凉。

春事啼鹃远近间:春天的事情就像远处传来的杜鹃声一样,让人感到哀婉。

幸有新诗相慰藉:幸好有新的诗作可以相互慰籍。

忍攀垂柳送东还:不忍心去攀上垂柳,送自己返回东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吴山甫对友人的赠答之作。全诗通过描述与友相遇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首句“谁敲拄杖碧溪湾”,以问句的形式开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突然来访的惊讶之情。这里的“碧溪湾”和“拄杖”都是诗人对友人身份和行动的暗示,暗示友人是一位老者,且可能正在寻找某个地方。这种设问的方式,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也使得读者对下文有了更大的期待。

第二句“得见霞城老则山”,则是回应了首句的设问。这里,“霞城”可能是诗人对友人居住之地的赞美之词,而“老则山”则暗示了友人已经年迈。诗人用“得见”一词,表达了对友人的惊喜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朋友年龄的增长的感慨。

第三、四句“对面相惊风鉴旧,论心不放雨镫闲”,则是对前两句的具体描绘。这里的“风鉴旧”可能是诗人在感叹岁月如梭,人事已非;而“论心不放雨镫闲”则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认为即使是在雨中也不觉得无聊,因为心中有朋友相伴。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诗人与友相见的场景,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之情。

第五、六句“浮生梦蚁凄凉外,春事啼鹃远近间”,则是对整首诗主题的进一步升华。这里,诗人以“梦蚁”和“啼鹃”两个意象,描绘了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主题。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

最后两句“幸有新诗相慰藉,忍攀垂柳送东还”,则是诗人对友情的总结和升华。这里,诗人以“新诗相慰藉”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认为即使生活再艰难也要相互扶持;而“忍攀垂柳送东还”则是诗人对自己即将离去的无奈和不舍。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与友人相见的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诗人也通过使用一些象征和意象,使诗歌更具深度和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