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不用多,流俗未易一。
相逢辄矛盾,方信有胶漆。

良月二十一日郡庠置酒炉亭劳余出山

且取子美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分韵赋诗韵不以及就成十绝

【注释】:

良月:美好的时光。

郡庠:州府学。

劳:慰劳,犒赏。

余:诗人自指。

出山:辞官归隐。

子美:杜甫的字。

何时:什么时候。

一樽(zūn):一杯酒。

重与:再给。

细论:详细地谈论。

论文:写文章。

分韵:即韵事,以诗词中押韵来作游戏。

赋诗:作诗或吟诗。

韵不及:没有赶上韵。

就成:便写成了。

十绝:指十首绝句。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酬赠友人,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敬爱之情和希望与之共同切磋学问的愿望。

开头两句“良月二十一日郡庠置酒炉亭劳余出山”,交代了酬赠的背景。这年为嘉定十年,二十一日为初春时节,在郡学的亭子里,设宴饯行,作者因出山而受慰劳。

第三四句“且取子美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意思是说:请你暂且喝上一杯,我们再坐下来,谈谈诗文,切磋学问吧!这里用“子美”是杜甫,也是诗人自己;“一樽酒”即一杯酒,表示谦虚,因为诗人是受到慰劳的一方。

诗人进入正题。“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分韵赋诗”,诗人提出希望与友人在饮酒、论文之余,分韵赋诗,以此作为酬赠的内容。这里的“分韵”是作诗时的一种游戏,即每人先吟一句诗,然后大家根据诗句的韵脚进行赋诗。这种游戏很能活跃气氛,使人们忘却尘世的烦恼,陶醉于艺术的享受中。

由于作者的才华不及友人,未能及时完成自己的诗歌。于是,他只好“韵不及其”,无法参加这场游戏。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用“就成十绝”的方式,完成了这次酬赠。

“知心不用多,流俗未易一。相逢辄矛盾,方信有胶漆”。这几句是对前几章的总结,也是对整个酬赠的进一步升华。作者认为,真正的朋友不需要很多,因为大家都是志同道合的人;而那些世俗之人则很难交到知己,因为大家都忙于追求名利。因此,当两人相遇时,如果意见不一致,就会发生矛盾。但是,只有真正懂得彼此心意的朋友,才能像胶漆那样牢固。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感情真挚深沉,充分体现了作者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